吴氏愤愤跺脚,“那熊青山是个什么样儿的人,你还能不知?竟然要让绣儿嫁到那样的火坑里去?”
郭大虎虽然没说话,但神情却很是赞同妻子的话,他站在吴氏身旁,瞪着一双铜铃似的眼,瞪着林宏远,“咋,莫不是我妹妹去了,你便开始不疼绣儿了?”
林宏远有些冤,眼看着郭大虎竟然要给他扣黑锅,他忙道:“大哥,话可不能乱说!阿绣是我从小疼到大的,我又怎么舍得她跳火坑?”
“那你还要把她嫁给熊青山?”
林绣拿了碗出来,见父亲头大,忙上去扶着吴氏先坐下来,柔声道:“大舅母,我知道你和舅舅是疼我,但这门亲事,是我愿意的,并非阿爹他自己决定。”
林绣说着,又将自己的考量与吴氏夫妻两个说了一遍,她又说起昨日熊青山来时,还特意给她带了东西来,最后道:“大舅母你看,他这样,像传闻中的那样?”
听了她的话,从到了林家便叭叭叭没听嘴的吴氏,也终于安静下来,她看看丈夫,又看了林绣一眼,见她一脸认真,才叹了口气。
她抓着林绣的手轻轻拍了拍,道:“你既然觉得好,那咱们也没什么意见了。只一点,你外祖母听说这事儿后,给气得不行,你也时常去陪陪你外祖母。你要守孝,这好不容易出了孝,又快要嫁人了,等你出了门子,再想像现在这般往来,也不能了。”
提起周氏,林绣只觉得一阵鼻酸,她忙垂下脑袋,沉默着点了点头。
(第37章 等不及娶妻)
第38章 我非要问问(捉虫)
听吴氏提起周氏,林绣不觉一阵的鼻酸。
林绣自幼便深得周氏的疼爱,对这个外祖母,她也是极依恋的,只是奈何母亲早早病故,林绣怕带着孝的自己冲撞了老人家,才一直没往郭家去过,连周氏要来,她也要两位舅舅舅母拦着。
眼下她终于出了孝,也合该多陪陪老人家尽尽孝,只是她年纪又不小了,无论是先前的田家,亦或者是如今的熊青山,亲既已定了,便容不得她一直不嫁。
而等她出了门子,便是外嫁女了,与娘家往来频繁些倒还好,没人说什么,可外祖家,却是再不能向还是姑娘时那样亲近了。
林绣点点头,道:“我晓得,过两日我便去陪陪外祖母。”
对此,林宏远并无异议,甚至他觉得,早早便白发人送黑发人,失去了爱女的周氏,很应该让林绣这个唯一的外孙女多陪陪,且他们家里,也没什么非林绣不可的活儿。
既然事情都弄清楚了,郭大虎与吴氏也没在林家多待,又说了几句话,夫妻两个便起身离开。
林宏远与林绣将夫妻两个送出门外,又看着他们走远,林宏远才道:“你昨儿不还是说,要去买些红布绣线来么,不如今日便去吧,东西买好了,便去陪陪你外祖母,正好也让她多指点指点你。”
昨日用晚饭时,林绣便同林宏远说,自己要准备嫁衣,林宏远当即便也拿了钱给她,让她看着买点好些的布。
林绣点点头,回房去拿了钱和篮子,同林宏远说了一声,便挎着篮子往镇上去。
林绣走后,林宏远将茶碗放好,带上门去田里干活儿。
……
林绣挎着篮子没用多久,便到了镇上,只是她想起自己上次来镇上时那糟心事儿,绕了条小道,先去了她常去采买绣线的那家铺子。
她不过是个农女,家里银钱有限,穿不起多么好的嫁衣,但她又不想与其他人一样,便多买了些各色绣线,想着到时好在嫁衣上多绣些花样子。
买了绣线出来,林绣便去了镇上唯一的一家布庄。
刘家布庄买的布价钱高低都有,林绣做多了绣活儿,自然也对布料有些了解,她直接要了一块价格不那么低廉的红布,等伙计裁好布给她,她才付了钱,将布叠好放进篮子里,转身出了布庄。
没了别的事,林绣便快步往家去,只是她却不知道,自己的身影再次落进了刘少爷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