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与田大郎定亲这些年,也见过田母几次,虽然田母对着她笑得很是和善,但林绣总觉得,田母并不像外表那样,是个和善人。
对田大郎,她倒是还有几分好感。
田大郎有时到林家来,会给她带上一些小东西,有时他有些闲钱,会给林绣买朵花戴,没钱时也不空手,从外面掐几朵开得正好的野花,或是秋日里一捧红艳艳的果子。不拘贵贱,能让林绣感觉得到,田大郎对她的用心。
林绣也是想过,她嫁到田家后的日子的,她想,无论田母为人怎样,但哪有不闹矛盾的婆媳呢,只要田母不故意难为她,她便能好好地侍奉公婆。田大郎也定然会好好对她,他们夫妻和睦,再生上几个孩子,这一辈子便也平平淡淡地过去了。
只是人算不如天算,如今闹出了这档子事儿,她与田大郎,只怕是无缘了。
林绣虽正是如花年纪,又已然定了亲,但她对田大郎,并无多少男女之间的孺慕之情,只不过是因为田大郎是她的未婚夫,所以她才会想想婚后。
林绣心头想了一遭,脸上却是一点儿也没表露出来,她笑笑,岔开了这个话题。
衣服很快便洗好了,姐妹两个拧干水,将衣服晾到搭的晒衣杆上,林绣便叫了林文翰,与林绮一起到厨房,把锅里的饭菜盛了出来。
(第7章 心思玲珑)
第8章 行事不顺
晾上衣服,叫了林文翰,林绣便与林绮一起往外端饭。
夏日天气炎热,厨房里更是闷热,因此若不是雨天,林家人皆是在院里吃饭。
林家的院子虽然不太大,但院子里还是有着一棵十几年的榆树。
这棵树是林宏远带着妻女搬家过来时移栽的,那时林绣只有五岁,没两年,榆树便长得枝叶茂盛。每年春日里,林绣都会撸上一些榆钱儿,或是蒸做窝头,或是做成汤,再往里头切上几片腊肉,香喷喷的,林家人都能吃上不少。
如今是夏季,早已没了榆钱儿,但榆树枝浓叶密,投下一片大大的阴影,成了林家难得的阴凉处。
林家的饭桌,就放在榆树下。
这饭桌还是当初两家分家时,林宏远找村里的木匠打的,另有六个板凳,乃是一套。这些年过去了,饭桌与板凳边缘皆已圆润光滑,有了几分包浆的意味。
听到姐姐叫,林文翰便放下手里的书本快步出来,帮着两个姐姐往外端饭。
林绣有着一手好厨艺,炒好的菜虽香,但林绮过来时毕竟隔得时间久了,院里的香味儿都散了个干净,直到端起菜来,林绮才闻到了香味儿,对着林绣便是一顿吹捧。
林绣笑着应了,又另找了话题。因她知晓,若是不应声,林绮还能接着吹。
姐弟三人依次坐下,林绮便自来熟的拿了筷子,挟了一筷子面前的腊肉鸡蛋。
腊肉鸡蛋已然放凉了,但眼下是夏日,倒也不怕吃了拉肚子,林绮吃得连连点头,圆圆的脸上一派满足。
林绮的花式吹捧虽然让林绣有些接受不来,但她脸上到底也是盛满了笑意。
做饭的人,谁不喜欢自己的付出被人承认呢?
有了林绮,林绣做的饭被吃了个干干净净。
林宏远是庄户汉子,饭量大,林文翰正是半大小子吃穷老子的年纪,吃得也不少,因此林绣做的饭分量不少。
但林宏远没回来,饭就要剩下不少,夏天虽然饭不禁放,饭没动过的放上一晌也不会坏,但林家并没有剩饭的习惯,林绣做饭,都是做得正好。所幸有林绮在,才没让饭剩下。
……
用罢饭,林文翰便被林绣赶去读书,林绮帮着把碗筷刷好,便坐在榆树下,看林绣绣东西。
林绣的外祖母周氏,年轻时乃是镇上生意最好的云来绣坊的绣娘,她手艺之好,让镇上两家富户家的小姐,都点名让她为自己缝制嫁衣。
周氏后来嫁了人,头年便生了个儿子顶立门户,只是后来一连多年,都没能再怀上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