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长廊尽头摆放有三幅画作,显然来自于同一名画家。他的作品在馆内单独占据一处空间,纯白穹顶上的射灯巧妙连成光幕,配合隐藏在深蓝墙体内的灯带,仿佛从海底深处见到天光倾落。

大多数画家都使用真名,这位的署名却十分特殊,简洁的“Ss”,并排的英文字母像是一半蝴蝶的羽翼。

怎么和商随的微信名一模一样?

作品能在这种规格的活动中单独展览,应该是相当出名的人物。

他倒不是觉得商随配不上盛名,但如果真是商随,为什么会愿意在美院当一个普普通通的助教?而且平时也没听他提起过。

转念一想,自己好像也没问过。

时绮心里存疑,目光掠过墙上的画作。前面两幅分别绘制了雨中摇摇欲坠的人、山谷里的日出,画面如同末日一般孤寂,却又透出强烈的生命力,好似一簇骤然炸开的火焰。

这个风格……

越看越和商随相似。

时绮的目光不知不觉落在最后一副画上。

相比另外两幅,这幅的色彩运用没那么大胆、线条也略显青涩,像是早期的作品,却依旧充斥着独特的明暗对比和戏剧般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