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走三天左右能抵达石源县境内一个名叫竹山和竹峰山的地方,两山之间有一个天水湖,从舆图上记载的来看,那个湖挺大的。
前几天她在书肆买书时曾翻看到过记载此湖的信息,它是石源县内面积最大最深的湖。
她打算过去看看,有水的话多囤点。
她在青泽县没有囤到过水,水有问题不敢喝,都是喝的空间里的,吃用方面都要用到水,数做熟食和洗漱用的水最多,平均算下来,每天大概要用八升水左右。
大半月以来,她用掉接近两百升的水,空间剩余的水尚有四百多升。
骄阳似火,她靠着树干眯着眼,歇息会儿。
昏睡之际,有人来了,听脚步声,人还不少。
人群中前段部位的一个年约十五岁,柳眉杏眼的女子抬手擦拭脸上的汗水,“夏麦,到底还有多久才能走到啊,那边真的有水吗,林子里很危险,我们真的能走过去吗,要不然,要不然还是回村吧。”
夏麦是走在最前面领头带路的人,她跟刚刚说话的女子同龄,但身量高大半个头,浓眉大眼,眉眼间英气外露,她说:“冬梅,快了,再走三天就能到天水湖。”
有个妇人拉扯着七八岁大的男孩一起走,她停下来,哽咽道:“小麦,冬梅说得在理,林中有野兽,光靠我们这些女人小孩,怎能应对,不如回村里等等看,说不定很快就会下雨了,还能等他们回来。”
他们指的是被抓去充军的男人。
此言引起大多数人的共鸣,都停了下来。
夏麦苦口婆心地说:“没有水,我们都会渴死,好几个月没下雨了,日日干热,哪里有像是要下雨的样子?
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共同应对危险,也比待在村子里等死强啊。”
夏麦的娘刘三娘道:“秋娘,村里没水了,纵使回去了,大人忍得一时,孩子如何忍得?”
秋娘就是那个拉着着七八岁大男孩的那个妇人,她闻言,看着儿子稚嫩的脸,泪水汹涌,是啊,回去了只能等死,孩子是家里最后的希望,哪怕是自己死,也要将其守护好。
他们互相打气宽慰。
李冬梅晒得难受,左看看右看看,看到了树底下的宋清绫,“那儿有人。”
顺着她手指的方向,人们看过去,待看见是名女子后,面容肉眼可见地放松下来。
夏麦说:“走吧,我们接着赶路。”
一行人经过宋清绫那儿时,稍稍停顿,好奇地看了几眼。
待他们走过去,宋清绫睁开眼。
这群人也是以女性为主的队伍,看样子是要去天水湖。
走在最前面的夏麦一下子引起了她的注意,对方的背上挎着两把弓箭。
无论何时何地,除非自己本身足够强,乱世中的妇孺是处于劣势的,生存环境更为恶劣,体能不及男性,这是不争的事实。
第113章 到天水湖
宋清绫没有急着赶路,此时太热了,走不了多久得晒脱一层皮,还不如歇一歇,养精蓄锐,下午好有更好的精力赶路。
歇了小半个时辰,她起来赶路。
腿伤已好了八九成,不耽搁走路了。
申时初,她遇到夏麦那群人了,他们坐在树底下歇息。
夏麦手里拿着刀在削木头,像是要做弓箭,她看到走过来的宋清绫,抿了抿唇,有点欲言又止。
宋清绫目不斜视地走自己的路。
傍晚。
林子里生长的是那种细长密集的树,枝丫细,树叶少,宋清绫在小道边找到合适的驻扎地,一切弄好,周边无其他人,坐着吃了烤山药和馒头当做晚饭。
坐着削了会木箭,消食消得差不多了,她指间捻着树叶练习。
两刻钟后,有脚步声走来,她收掉树叶,接着削木箭。
来的是夏麦他们。
他们看看四周,最后选择在离宋清绫有一段距离的地方驻扎,点火堆,铺草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