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清绫心里一沉。
后面的路上,她听他们说了一些关于驻扎地的事情,也得知了他们姓甚名谁。
浓眉大眼的男人是他们家的老大,叫方青,单眼皮妇人是他媳妇黄氏。
留短须,更瘦一些的男人排行老二,叫方林,他媳妇是另一个妇人,陈氏。
年约十七八岁的年轻小子是最小的,叫方树。
另外一个中年男人是黄氏的兄弟。
步行一个时辰后,来到驻扎地附近。
宋清绫放眼望去,前方一座两层楼高,占地面积有百多平方米的山寨坐落于平地上,周边树木环绕。
站成一排排,身着盔甲的士兵在山寨周边手持武器坚守岗位,五步一岗,十步一哨,时不时有一队队士兵来往巡逻。
山寨十米多之外是数行木房,一间间的看起来是粗略建造的,没那么精细,有的房子还在建造中。
再后面几十米之外,是数不清的难民,一堆堆的就地驻扎,有的搭了简陋破布帐篷,有的铺个草席在树底下,人头攒动,熙熙攘攘,好像一个热闹的集市。
呼吸间,一股股汗臭脚臭,各种臭味直钻鼻腔,宋清绫只觉得鼻子熏得难受。
这么多人!
第44章 登记留下
“小哥,你跟我们来,带你去登记,登记好了就能找个地方住下了。”单眼皮妇人黄氏热心肠地说。
“麻烦了。”宋清绫跟着他们一起去,走之前,她深深看了一眼山寨。
在过来的路上她已经听他们说过了,说是驻扎地的山寨里住的是知府一家人,及其亲朋好友和心腹,木房里住的是比知府等级低,有权有势的人,最外围的是普通百姓。
除了最顶层的山寨里,寨外都有划定一块块区域出来,由专人管制,以免混乱。
像方家六人来得晚,五天前到的,被划分到距离山寨有点远的地方,负责管那块区域的人名叫刘能。
步行三刻钟后,他们来到离山寨约有几里地之外的登记地,这是一个用木头搭建起来,只有三面,没有门,面积不大不小的一间木房。
此时里面坐着两个人,一人手持毛笔往草纸上书写,一人检查户籍路引,房子外面还站着四个人检查随身之物。
木房外,有二十多个难民排着队准备登记,宋清绫排在他们身后。
轮到她了,她把背篓交出去,检查东西的人看到那把剑,诧异地看了她几眼,搜背篓搜得更仔细,并说:“此类物品不能随身携带,务必上交。”
剑在方家人那里过了明路,无法收进空间,方才她暗中收掉了放在背篓里的砍刀。
检查的人搜完背篓,没再搜出利器,随后盯着宋清绫身上看,意欲搜身。
宋清绫拍拍自己身上可能藏东西的地方,并蹦跳起来,“没了。”
“进去登记。”
她拿的是从和丰县一个跟她脸型有几分像的那个抢劫者的户籍。
检查户籍的人看看手上的户籍,再看看宋清绫的脸。
她面不改色,任由对方看,这个时候不能心虚,一旦虚了,则会引起注意。
他把户籍还给她,“去那边登记。”
登记户籍的人就是刘能,他拿着户籍登记上了抢劫者的信息,“好了,周武,你去方家人那边,那里正好有个一个人住的空缺。”
方家人就是带宋清绫过来的那六人。
没想到双方住到一块儿去了,方青高兴地说:“走,小哥,在那边。”
宋清绫背上自己的背篓,跟他们走,步行两刻钟的时间,来到她住的位置。
是在一棵树底下,那棵树高是高,但是枝条上的叶子掉得差不多了,稀稀疏疏,若是白天,定会晒到毒辣的阳光。
在其右边是一块没有树木遮挡的空地,无人居住,过去好几米才有人住着,左边住着一家人,一个五六旬的老太太,还有一个八九岁的男孩,此时他们奶孙正好奇地看着宋清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