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其列。

几人提前赶到当地,和陆娆一起住在旗里宾馆,帮忙将一间套房装饰成“闺房”,又按当地习俗准备了几个考验新郎的环节。

正式婚礼前的晚上,陆娆早早洗漱上床,却怎么都睡不着了。躺到快过午夜,给苏和发了条信息,问他准备得怎么样。

苏和很快回复:睡不着,现在就想出发了。

陆娆忍不住笑,给他拨了一通电话。

其实也没什么特别要讲,只是因为一场即将到来的特殊仪式,开始有些期待见到对方。

*

凌晨三点半,天还没亮,苏和就已经起床洗漱,换上蒙古袍,套上皮靴为了要在六点五十八分将新娘从八十公里外的旗县准点接回牧区。

一行人等意兴高涨,迎着月色驱车离开草场,大部队浩浩荡荡。

“来了,来了!”

负责望风的秦晓柔一溜烟儿地跑到宾馆楼上,叫姐妹们赶紧做好准备。陆娆已经装扮完毕,长发辫起,绣工精致的蒙古袍搭配连串的手雕银饰,华丽复古,走起路来叮叮当当。

按照传统习俗,新郎要给女方父母准备礼物。烟、酒、茶,全用蓝色哈达承托,亦要敬茶或是敬奶。因为陆娆父母不在,这些环节都可以简化。

但为考验未来女婿的两大传统项目还是保留下来“掰羊脖”和“跪砖茶”。

盛装打扮的新娘坐在里屋,侧耳听着外面动静。娘家人将新郎队伍堵在客厅,用托盘盛着煮好的羊脖子,递到新郎面前。

想要接到新娘的第一步:必须徒手将羊脖子掰断。

准备的这块羊脖子又粗又短,表面覆了层肉类自带的油脂,握在手里都打滑,更别说掰断。

苏和试了一下,果然有些困难。

娘家人开始起哄,旁边的伴郎团赶紧想办法,宝勒格灵机一动,拿了个红包塞给秦晓柔,换来一个羊脖的小秘密,附在耳边告诉苏和。

苏和听罢笑了,不再蛮力去掰,而是将羊骨抻开,找到暗藏在骨髓里的一根红柳木。然后顺着开口的骨缝,“咔嚓”一声,将羊脖一分为二。

伴郎团顿时高声欢呼,掌声热烈。

原来,娘家人为了刁难新郎,故意在煮羊脖前找了根木棍插在中间,为的就是让羊脖更难掰断。若是新郎只靠蛮力,大概要被娘家人从头笑到尾了。

苏和将手擦洗干净,第二个项目已经开始。娘家人将一整块砖茶放在地上,要求新郎必须要用膝盖“跪”碎。

考验力气,也同样考验智慧。

砖茶饼厚而瓷实,就算裤子跪烂也不可能跪碎。苏和这次多了个心眼,四周观察一周,看见墙角的扫把,便将扫把杆垫在砖茶下面,然后提起袍子,单膝跪向茶饼,轻松压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