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9章(1 / 2)

刘肥急得头上都冒汗了,又不敢出声打断。

这时候自己一个小小的齐王如果反对太子的话,岂不是给太子威信抹黑。

他只能心里暗暗祈祷,阿父应该已经得到消息,希望阿父赶紧派人过来收拾烂摊子。

盈儿似乎在南方和蛮夷待久了,快变成山贼绑匪了!

皇帝一言九鼎,刘盈这个太子话中的分量也不差。

能在长安当县令的人,本身也是勋贵之一。他即使不算勋贵核心圈子,也是刘邦原本信任的嗯,汉高祖信任的人太多了,多如牛毛。

长安令很了解太子在陛下心中的地位,心中没有侥幸。

刘盈说他多废话一句,就跑他家多杀一口人,他只能赶紧把心里的话,那些隐藏在朝堂中的潜规则,一一说出来。

长安令的声音先是害怕颤抖,后来声调越来越高,神色越来越激动。

将死的压力不仅能令人胆怯,也会令人突然胆气暴增。

何况长安令也是秦末造反队伍中的一员,天下没太平几年,这些勋贵心底的戾气和胆气还没被磨去。

他冷笑,嘲笑,癫狂大笑,看得刘盈跷着二郎腿,单手撑着歪着的脑袋,仿佛在看一场盛大的戏剧表演。

长安令说着说着就站了起来,刘盈的勋贵小弟们愤怒得脸都涨红了,要冲上去揍他。

刘盈摆摆手,给勋贵小弟和冒充侍卫的刘肥赐座。

他让长安令站着继续说,自己坐着慢慢听。

刘盈的情绪太过稳定,就像是给长安令沸腾的情绪上泼了一瓢冰水。

他的情绪从亢奋渐渐低落,站直的背似乎又要躬下去了。

“说完了吗?”刘盈保持着偏头的姿势问道。

长安令又恢复以往的支支吾吾,看得刘盈因困顿而微微眯起的眼睛都弯了起来。

在系统里当了那么久的皇帝,那套任由臣子“慷慨陈词,我自岿然不动”的应对大臣喷唾沫的法子真好用。

“说完了就在一旁跪着。”刘盈坐正身体,放下撑着脑袋的手。

长安令身体颤抖了一下,刚生出的戾气莫名消散,又变回了胆怯和颓然。

他乖乖重新跪下。

刘盈待长安令跪下后,就长安令话里提取的信息,挨个询问其余官吏。

刘盈不认识这些官吏,就按照几排第几个依次点名。

约半个时辰,他问完了所有想问的话。

张不疑中途离开了一下,去府衙的开水房提来温水给刘盈润喉咙。

这群回答刘盈问题的官吏,说的不一定是真话。

刘盈也不需要他们回答多详细,只是了解一下所谓“潜规则”是个什么东西。

了解之后,刘盈看向自己的勋贵小弟们。

他看得出来,勋贵小弟们大多是认可这些“潜规则”。

大汉官场的“潜规则”,和刘盈附身的后世封建王朝那些与利益相关的潜规则不一样。

说是“潜规则”,不如说是“社会风俗”,或者说是这个世界目前公认的价值观。

为何士人要去吕释之门口谩骂?

对刘盈、对后世人来说,与心有反意的诸侯王勾连的大臣,在诸侯王开始谋反的时候若暴露了自己与诸侯王联系的事,那谋逆罪是没跑了,谁都认为他们该被杀。

这时却不是这样。

周天子的大臣和诸侯王有联系多正常?别说周天子,就是七国混战时,正在打仗的秦国和东方六国中的公卿,也可以与其余国家的人频繁往来,收受贿赂。

哪怕是律令最严格的秦国也是如此。

在秦国,公卿犯罪可能逃不出国,只能等死。但公卿可以随意辞职,隐居或者去他国做官,秦王会劝一劝,劝不动便不会阻止。

大秦只统一了十几年,这十几年又严苛地对待国人,统一的基础框架给架好了,但世人并未形成“统一”的认知。

“汉国”的官吏接受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