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处理呢?单纯如系统,也逐渐在和宿主的拉扯中长出了一点心眼。

不过也不多,如果它足够聪明,就会发现找其他系统换东西,不是它应该承担的工作。

于是甄楣忙着编新文,系统忙着做交际,胤禑忙着画画,三方忙到胤禑交了第一份稿子,这才缓过来去打听之前安排的后续。

送到江南的信依旧没有回信到京,但胤禑把漫画散出几份送到各处,已经赢得了官方背书。

虽说漫画并不是多正经的东西,在闲暇时却也不妨看一看,康熙在王庶妃处翻阅了这一份装订好的漫画,其实以胤禑的速度,这篇漫画不过将将讲完了一个女真人与白山黑水之间见证了生活艰难,又听闻了一个传说,试图寻一个出路而已。

只是因着甄楣广阅种田文的开阔视野,把这些打猎采集之事修饰得有了几分趣味,这漫画才能有点称得上吸引人的地方。

满汉分野至此,康熙自然是不避讳谈论满人出身,看完这份带着以现代人视角带着简陋的漫画,即与王庶妃相视一笑。

“胤禑在作画上总有些稀奇古怪的想法,倒也纯稚不乏趣味,我依稀记得这孩子想刊刻出去,如今难得小辈想着祖宗们筚路蓝缕,叫人多看看这些也好。”

就算如今入主中原,他也极力平衡,但康熙始终知道满人的危机在哪儿,青黄不接就是一大要害,勇武之辈倒还挑得出一二,治国之道却差了许多,便是开设了旗学,也未能输出多少人才。

文治上值得称道的,他能想到不过纳兰性德一人而已,长生天再未给满人降下这样的人才。

可汉学是断断不能废的,即便他再抬举满文,到底不是治国文章,不能和树大根深的汉人相抗,这倒也容易理解,如这漫画所绘,人家汉人祖宗读书时,他们的祖宗还在白山黑水间忙着生计,哪里来的什么治国道理?

但如此就有另一处隐忧,处处学汉人,难免会忘了根本,总还是要叫满汉有所区分才好,这漫画不过闲时娱人的东西,倒正好不轻不重当做敲打。

这些想法胤禑是想不到的,其实他和甄楣这样的现代人,能够判断出什么是根正苗红,政治所需,但这背后到底是如何解读,就有些超出水准了,知其然已经不错,哪能要求自己知其所以然。

不过她们也不需要知道那么多,只要明白有这一句,基调定下来了,不必担心漫画销不出去,这就够用了。

想想印社是太子出手办的,漫画是得了康熙许可的,什么人会怀疑这个印社是最大的妖文集散地呢?

这之后康熙为了解民情考察吏治,并检查水利,带了几个儿子去巡视京畿,京城里没有顶头上司,氛围霎时间就轻松不少,妖文更是传得极为火热,外头的茶馆日日满座。

不仅甄楣的收益猛涨,她同行们的文章也不断的放出,为流言八卦添砖加瓦,她加急放出去的德妃和佟佳皇后的文,也只不过被评了一句角度新奇,因为对后妃女眷的好奇,勉强挤进了畅销榜。

“卖得好就行!”到时候混进宫里就有意思了,不知道是会收敛还是会愈演愈烈。

就算被发现了再肃清一轮她也不怕了,甄楣看着手里的信,笑得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