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还没下雪,温老太太到的时候已经有人聚集在这里了,她穿厚棉袄揣手,聚在一起聊得热火朝天。

温老太太来,大家止住了话题:“春草回来了?”

春草是温老太太的儿:“北京住烦了,来这里呆几天,哎哟。这城里这日子啊, 有时候是真如乡下舒坦。你都在唠啥呢?”

温老太太凡尔赛一样的话语被老太太自动过滤, 其中一个回复温老太太:“在说李大龙家那儿子呢, 出去外头一趟, 领了个外头的媳『妇』回来,说是南方姑娘, 长得瘦矮, 说话跟我这边也大相同,有时候她说的啥我都听懂呢。”

“可咋,过我听大龙妈说了, 这丫头挺勤快,烧饭好吃得很,最主要的是她来的方远,跟了大龙也没提彩礼的事儿。她问了,那姑娘说要彩礼,以后大龙对她好就行。啧啧,你说这么好的姑娘我家大疆怎么就没遇上?”

“对了春草啊,你在北京过得咋样啊,上回回来你就说了,你要去那个什么园玩,去了没有,好好玩?”

温老太太见话题回到了她的身上,十分满足矜持道:“是颐和园,去了,入秋前去的,风景好得很。山好水好的,听起没那是以前太后娘娘的愿意呢。我可跟你说,现在去旅游的人可太多了。像咱这般纪的也,大多数都是像咱这个岁数的外人,有好些还是单位组织来的呢,说是什么退休前的福利。”

“管吃管住管玩,听说要把北京的旅游都玩个遍再回去呐。”

这头的老太太见识都多,有许多人长到这个岁数都还没出过县城,更别说出省了。于是温老太太这个在北京首都住过好多的人就了她的追捧现象。每次温老太太回来,她都会缠温老太太说出许多外头的见闻。哪怕知道她夸大其词了,大家也听得津津有味。

温老太太十分享受众星捧月般的生活,编得越发起劲儿。

将近饭点了,温老太太饿得慌了,这才跟她告别回家。

她后,大家聊天的内容理所当热换了她。

“你说她咋回来了?会真的是北京住腻味了吧?”刚刚捧温老太捧得最殷勤的沈老太太道。

“你信她?温保柱之前跟我家老大透『露』了,说是去官司要温平的遗产的,现在看这灰溜溜回来了,肯定是官司没赢。”沈老太太的大儿子跟温大伯的关系好,两人臭味相投,都是在家啃老啃兄弟的人。

沈老太太的话一出,大家便理解点了点头:“你说她这脑子怎么想的。温保柱是她亲生的,她疼得跟什么似的,温平是从她肚子里爬出来的,人也有出息,她偏偏看人家四处顺。上次咱村里是有人去北京办事儿了吗?没方住,就去她家住了一宿,回来以后就说她对温平留下的那个闺女也好。”

“这你就知道了吧?李春草轻的时候就喜欢温大钊了,为了温大钊还一直都没结婚呐。后来给温保柱当了小老婆,因为温保柱长得像温大钊,她就对温保柱特别的好。温平生下来跟温大钊长得像,她可就喜欢了吗?”

“而且早些温大钊生了病,人家县城里的医生都说了,要是好好的吃『药』养,继续活个十八的是问题。结果温大钊只是挺了两就死了。我听我在医院工作的侄子说了,是温大钊愿意给爹花钱治呢。”

“李春草这个女人也冷心冷肺,她明明什么都知道什么也劝阻。这说来说去,她喜欢的就是温大钊的那副皮囊吗?温大钊生病的那两咱是没见到,老邋遢,哪里轻时候的半点俊俏模样。再说,温保柱那时候长得可跟温大钊轻时候一模一样。”

最后一句,沈老太太说得十分的意味深长。

其余几人也回过味来:“我说呢,之前我就看李春草看温保柱那孩子的神对劲儿。当时我还觉得是我想多了,你说,之间是是真的有那么点事儿啊?”

最后一句,说话的那个人压低了声音。

农村人,乡下人,谁家的家长里短都是要拿出来说一说的,而其中桃『色』新闻是大家最乐意说的话题,如果这个桃『色』话题里再加上点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