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安的小脸如夕阳一般苍凉,不断燃烧着炽烤着周围的皮肤,整张小脸红红的。

“你再出一道!你再出一道,我”顾安想说自己一定能答上来,但话到嘴边,他拐了个弯,“我答不上来,还有我们班的人!一定能答上来!”

周围观看的读书人纷纷摇头。这两个孩子明显不是一个水平,让再出题,就是自取其辱了。

附近的村民既心疼自己村里的孩子,又怕顾安再次被打击,纷纷开口劝顾安别比了。

宁韶摇摇头:“你最好听他们的。给你出三道简单的题,一道比一道简单,你都答不上来。就是再给你们出100道题,你们也照样不会!何必浪费时间?有这空闲,不如回去读书。”

他有理有据地劝说,比起不依不饶的顾安,周围的读书人们对他好感大增,纷纷夸赞他年纪小小,已十分有气度。

宁韶谦虚得对众人作揖,笑得一团腼腆可爱,应对得体又态度谦逊。众人更是夸个不停。

宁旭心中骄傲,面对众人对儿子的夸奖和对他的恭维,他矜持地笑着,谦词连连。

不听村民劝说的顾安,被训了几句,眼泪“啪嗒啪嗒”掉下来。

“你们不要吵他!”顾云淮护住顾安,递给他一张帕子,“擦擦眼泪。”

“班长,我是不是很笨?很差劲?”顾安抽噎着抹眼泪。

顾云淮安慰他:“你一点都不差劲!刚才你不知为不知的诚实和屡败屡战的精神很可贵。我们只是学习范围和他不一样而已。

他学得经义多些,你以后也会学到。我们学的自然生物和物理,你问他,他也未必知道。”

“对呀,安安,你不要伤心。等我们学了也会很厉害的!”

“我们可以给他出物理题!”

小朋友们都努力安慰着顾安。

顾安吸吸鼻子,“我才不要给他出物理题。我要正大光明的战胜他!”

另一边,饱受夸奖的宁韶唇角抿着笑,故意来安慰顾安,“你哭鼻子了?因为答不出题哭鼻子?没关系的,我出的题,对你们来说,是难了点。你们学的少,知道的少,很正常。”

“‘事先大功,政自小始’出自《管子》。”沈照冷不丁地说道。

宁韶:“什么?”

第237章 你别走

沈照站在顾安旁边,静静地盯着宁韶,“你出的第一道题,事先大功,政自小始,是先秦《管子·问第二十四》里面的句子。意思是问事应先从大事开始,治理则要由小处入手。理解这句话,最好结合上下文……”

他条理清晰,言语简单,无论是周围的大人,还是孩子,都能够听得明白。

刚才夸赞宁韶的人,又夸起沈照来,称赞他不愧是程夫子的徒弟,确实聪慧不凡。

宁韶脸上的温和与关怀消散一空,他听着沈照的答案和周围人小声的夸赞议论,抿着嘴,小脸渐渐绷起。

宁旭目光一凝,看沈照不急不缓,丝毫不怵,条理清晰地讲述,如心中坠了块儿石头似的。

沈照举例讲得越生动明白,他心中的石头往下坠得越厉害。

石头狠狠砸下,瞬间被妒忌和愤懑腐蚀。若不是拜了程大人为师,一个乡野间的孩子又怎么可能有如此的造化?!

沈照讲完一题,继续说道:“你读的书是暂时比我们多些,但那又怎么样?只读书,将来也容易读死书。只会死读书的人才考不上科举呢!”

周围的读书人顿觉扎心。

宁韶扬起脑袋,“谁说我是死读书?我读过的都知道!”

沈照趁机抛出一个案例,让他逆向分析答题。

宁韶从没做过这样的题,嘴上却不输阵,“我知道!”他眼睛一转,诌了个答案。

沈照:“你果然只会死读书!云淮,安安,我们回去吧?和他说话,好没意思哦!”

小朋友们跨上自己的小马车,调转方向。

宁韶不服,“你别走!你凭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