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和官员们不约而同的望去。“知行学院”四个大字苍劲有力,夕阳为其镀上了一层淡淡的金光。

皇帝望着学院外,孜孜不倦学习的读书人,听着学院里整齐划一的诵读声,找人询问的念头消散一空。

不必询问了,还有什么需要询问的呢?

在这样文风浓郁,人人向学的环境里,知行学学院的学子要是考不上才不正常!

他的视线在桃树林里扫过,那里有数个熟悉的面孔,都是他下午在图书馆遇到的外县读书人。

成百上千的读书人汇聚于河湾村,外县的读书人汇聚于此,云县的读书人更是汇聚于此!

这些人中有十有八九是知行学院的学生,即便没加入的那一部分人,也围绕着知行学院,跟随他们的步调,学习他们的方法。

根据他所了解到的情况,附近三个县的读书人多来河湾村求学,云县的学子更是以到知行学院读书为荣。

连县城林举人都把学生送了过来,彻底加入了知行学院。

知行学院,可以说,已经把云县绝大多数的学子都收到了校中!

难怪,难怪云县县试录取的人,都来自知行学院啊!

皇帝心中慨叹,问身后的官员们:“此情此景,不知诸位有何想法?”

兵部大臣:“知行学院登报登的还是太少了!早知道就把我孙子带来了!”

第369章 你就是云淮没见过面的爹

右卫大将军算盘打得响亮,“我家那个皮猴子最不爱读书,把他扔到这里来,就是熏也能熏出几分文气!”

众人哈哈大笑,纷纷调侃他:“嘴上说的严厉,还不是你最骄纵?”

“你舍得把你的宝贝疙瘩扔到这里来?只怕孩子一哭,你就立马把孩子带回去了!”

右卫大将军眉毛一抬,说:“哭?我瞧了这里不仅出行便利,好吃的东西多,新奇的玩意儿也多!

他在京中花高价钱买的那些新奇玩具,都还是河湾村出的!这儿的东西物美价廉,式样丰富。要是他来了这儿,恐怕乐不思蜀,根本想不起来回家!”

众人稍稍一想,还真是有这个可能!

“以前孟母三迁,孩子未必喜欢新环境,但如今家中的孩子若是知道要来河湾村,恐怕都不用大人催,自己高高兴兴就来了!”

礼部尚书感叹道:“古有孟母三迁,就为了让孩子有个好的读书环境,在潜移默化之中上进。河湾村应是千千万万孟母所向往之地!”

“文兴之地!”皇帝一锤定音。

官员们心绪复杂,但对文风如此浓郁,人人向学的河湾村,也由衷的心折。

京城繁华富贵,汇聚的读书人之多为天下之首,但也未曾具备河湾村这种浓郁的读书上进的氛围。

对一手改变河湾村,缔造出如此向学之地的张梓若,无论是中立派,还是敌对派的官员,无不慨叹万千,心生敬佩。

才华如此横溢,品德如此贵重,确实为世间奇女子也!

难怪能教导出沈云淮这样的神童来!

这才是自己真正需要的,想要寻找的世间高人啊!皇帝心中大为赞赏,越发想要见见一手促成远近闻名的河湾村的张梓若,与对方好好交谈一番。

天边的晚霞氤氲了暮色,逐渐暗淡。树下看书的读书人合起书本,在学院外徘徊。桃树林中的读书人也纷纷起身,到学校门口等待。

皇帝不明所以,看这些读书人等在门口,自己也不急着进学院了,后退几步趁机混入人群。

一阵沉稳有力的脚步声,热闹的说笑声由远及近。

门口的读书人不约而同的停止了讨论,快步上前,向一群翩然而出的读书人行礼打招呼。

“陈兄!”“王兄!”“杨兄!”“张夫子!”“张院长!”

众人纷纷扰扰一通喊,各自选了人,请教学问上的问题。

张梓若身旁更是被围的水泄不通。

皇帝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