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1 / 2)

“殿下,您怎么来了。”阿玉起身行礼。

“孤此时并不繁忙,正欲寻玉儿小憩。”

裴臻面上带着浅浅的笑意,同此刻太阳偏西落下的暖阳一般,轻盈得让人十分舒适。

了解裴臻的喜好与习惯,应绮等人不用吩咐,悄悄退了下去。

原本,裴臻是想同阿玉温存的,初尝情事不久,这几日又旷着,他有些想。

可见着阿玉对首次以内命妇的身份出席宫宴的担忧,他忽然觉得现在单纯说说话也不是不行,反正还有晚上。

“玉儿,以后有事便直接遣人来问孤,即使当下无空,孤也不会置之不理,总有休息的时间。”裴臻坐了下来,望向阿玉的目光格外专注。

阿玉给他沏了杯茶,不好意思道:“是妾身浅见薄识,叨扰殿下了。”

“玉儿不用妄自菲薄,若孤也久困于深宫、无法触及朝政,恐怕连三军是哪三军都无从知晓。”裴臻正色道,并不赞同她的话。

听到这样的说法,阿玉不由想起从前文葭姑姑教她读书的时候,曾对她说过:“世人总说读书对女子而言并无益处,可倘若读书不是一件好事,世间男子又缘何争着抢着读书、考取功名呢?”

正是文葭当年的教诲,让她从书籍中有幸窥得一角外面的世界。

她不禁诚挚地笑道:“殿下,大魏有您这样的储君,是臣民的荣幸。”

“怎么还恭维上孤了,孤与你说说此次秋宴要注意的事。”裴臻捏了捏她的鼻尖。

“好……殿下莫要逗妾身。”阿玉微微脸红。

“此次秋宴,父皇会重点犒赏西北军士,你前几日见过的,孤的表兄,便是此番最受瞩目的将士。”裴臻道。

即使在深宫,阿玉也听闻过卫国公世子的少年英姿与功绩。

世子十七岁时便能独自带兵,二十岁时更是于阵中生擒齐国皇子,携西北军一举收复了边境的三座城镇。

是卫国公府掌管的西北军赶走了齐国铁骑,令其至今龟缩于西南一侧。

“与他同行的,还有平西侯一家,平西侯亦是大魏武将中的中流砥柱。”裴臻继续道。

阿玉将这些默默记在心中,接着又问了一件紧要的:“殿下,不知到时妾身是坐在女眷区,还是?”

“你随孤同席便是,朝臣家中的女眷有单独的席面,皇室女眷大多不用。孤没有正妃,你当随侍在侧。”裴臻道。

***

秋宴自白日便开始了。

一大早,阿玉换上一身符合规制的宫装,随裴臻一道前往内廷。

携手同行的一路,阿玉在宫道上迎接了各式各样的目光。

她目不斜视地跟在裴臻的身侧,面露得体的微笑。

她无法操控旁人怎么看她,只求在礼数上万无一失,不给殿下与东宫丢人。

步入宣华门,往内便是秋宴举行的地方了。

他们正欲入内,却见门口站着一个上了年纪的太监。

他笑容满面地上前,对裴臻与阿玉施了一礼,道:“奴才领了太后娘娘的吩咐,特地在此等候殿下与昭训。太后娘娘想要见一见孙昭训,不知昭训可愿随奴才前往庆寿宫?”

虽是问阿玉,说话间他却全程对着裴臻。

裴臻思忖一番,转头对阿玉道:“皇祖母仁善,你去见见也无妨,莫要担心,我让陆回在这里等你。”

“是。”阿玉应声,而后对这名太监问道:“劳烦公公带路了,不知公公贵姓?”

“娘娘有礼了,杂家姓齐。”齐公公一甩手中拂尘,笑容滴水不漏。

阿玉与裴臻道别,眼神中有些依依不舍。

这是她第一次以东宫妃嫔的身份,独自面见贵人。

裴臻目送了她一阵,接着也步入宣华门,带着侍从前往他的席位。

庆寿宫修建得颇为华丽。

宫中人人皆知,太后年轻时位份不高,与承安帝相互扶持、母子情深,如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