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时间是花在电脑前。在小宇宙中的任何位置都能够激 活一个终端窗口,但他们不知道这个世界的电脑主机在哪里。电脑中有 大量地球人类的文字和图像资料,大部分是广播纪元之前的,显然是三体 世界收集的人类世界的信息,遍及科学和人文的所有领域;但更多的信息 是三体文字的,数量巨大,浩如烟海,这也是他们最感兴趣的部分。

在电脑中找不到把三体文字翻译成人类文字的软件,于是他们开始 学习三体文字,智子成了他们的老师。但他们很快发现这极其困难,原因 在于三体文字是一种表意文字,与人类的表音文字不同,与语言无关,直 接表达含义。人类在远古时代也出现过表意文字,比如一部分象形文字 就是表意的,但后来消失了,人类的阅读习惯完全变成了表音的习惯。不 过,他们发现这种困难只是在开始时存在,越往后越容易。他们经过艰难 的两个月后,进步逐渐快起来。与表音文字相比,表意文字最大的优势在 于阅读速度,这种文字阅读起来比表音文字至少快十倍。

程心和关一帆开始磕磕绊绊地阅读三体文的文献资料。他们最初的目的有两个,一是想了解三体世界是如何记载他们与地球文明的那段历 史,二是想知道这个宇宙是如何建造的――对于后者,他们知道真正从专业角度了解不太可能,但至少应该从科普角度知道是怎么回事。智子 说,要达到这两个目标,他们还需要一年时间进一步掌握三体文字,再用 一年去阅读。

建造小宇宙的基本原理确实令他们难以想象,即使是其中一些层次 较低的奥秘他们也很长时间弄不明白。比如在一立方千米的空间中,生 态循环是如何建立的?太阳是什么?它的能源从哪里来?最令人费解的 是:作为一个完全封闭的系统,小宇宙中的热量到哪里去了?

当然,他们最关心的是:小宇宙可以和大宇宙通信吗?智子告诉他 们,小宇宙绝无可能向大宇宙传递信息,但接收到大宇宙的信息广播却是 有可能的。她说,所有的宇宙都是一个超膜上的空泡(这涉及到三体物理 学和宇宙学中最基本的理论图景,对此她也无法进一步解释),大宇宙有足 够的能量把信息在超膜上传播。但这很困难,需要难以想象的巨大能量, 如果大宇宙这么做,可能需要把相当于一个银河系的质量化为纯能。其 实,647 号宇宙中的监测系统经常收到超膜上其他大宇宙的信息,有些是 自然产生的,有些是无法解读的智慧信息,但从未收到他们所来的那个大 宇宙的信息。

时间一天天过去,像那条小溪中的水,平静而流畅。

程心开始写回忆录,记述她所知道的历史,她把它称为《时间之外的 往事》有时候,他们也设想新宇宙中的生活。智子告诉他们,按照宇宙学理 论,新宇宙在宏观上一定是高于四维的,甚至很可能高于十维。当新宇宙 诞生后,647 号宇宙能在其中自动建立出口并检测周围的环境。如果新宇 宙高于四维,小宇宙出口可以跨越空间进行移动,直至寻找到合适的生存 环境;同时,还可与三体世界其他小宇宙的移民进行联系,当然,也可能与 银河系人类的移民联系上。在新宇宙中,旧宇宙的移民几乎属于同一个 种族了,应该可以共建一个世界。智子特别强调,在高维宇宙中,有一个 因素使生存的几率大大增加:在众多的维度中,可能有多于一个的维度是 属于时间的。

“多维时间?”程心一时无法理解这个概念意味着什么。

“即使时间仅有二维,也将呈平面状而不是直线状,有无数个方向,那 就意味着我们可以同时做出无数个选择。”关一帆解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