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去的路上严雪看祁放,“我以为你会让刘卫国放弃算了。” 毕竟祁放这人看起来淡淡的,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致,就不像个会执着的人。

如果是在五个月前,祁放嘴上不说,心里却未必不会觉得刘卫国还是放弃比较好,但现在…… 他看一眼身边的严雪,“总不能真叫他认周文慧当妹妹。”

“你也知道不能让人家有情人终成兄妹啊?”严雪笑起来,两弯水眸立马成了月牙儿。 祁放看着,伸手扶了一把她,“有坑。”

林场都是土路,下过雨,地上就会被各种车轮压出痕迹,即使干了也很难走。严雪脚还没全好,的确得注意,也就顺着他的力道和他换了个位置,他走难走那边,严雪走好走那边。

但边换完了,男人好像也忘了自己还扶着人,看着前面,“你那木耳快好了吧?” “差不多,明天就把最大那朵先采下来培养了。”严雪试着收了下。

男人目光还是注意着前方路况,似乎并没有察觉,“温度用不用调?” 但他那手可没松,还从扶着严雪胳膊变成了牵着严雪腕子,再往下,就是严雪的手了。

严雪望望他和平时一样冷淡的侧脸,“不用,至少还有六天呢。” 这话好像有点和前言不搭,男人终于望了过来。

严雪笑盈盈的,在他用眼神问出不解前,“啪”一下拍掉了他的手。 第二天严雪就依言把最大那朵木耳采了,剪下最肥厚的部分,准备进行菌种培养。

培养基她估算着木耳成熟的时间,提前两天就已经做好了。

马铃薯洗净去皮,称出200克切成薄片,上锅煮沸三十分钟,捞出后用四层纱布滤出汁液,添水至1000毫升。加20克琼脂加热直至融化,再加20克葡萄糖,稍煮几分钟后用四层纱布过滤。

之后还做了简单的灭菌处理,用严雪目前为止的最大一笔投资高压锅。 真的是很简陋的高压锅,但在这年代已经是好东西了,严雪买回来后,刘家还借去压过几次野味。

用来装培养基的试管则是托人从林业局中学买的,此刻已经垫高试管口,静置了48小时。

严雪检查过后,抽掉了几个明显生出杂菌的,用消过毒的镊子将切好的木耳放进了没有生出杂菌的试管内。 接下来就是控制温度,等着菌丝生长满斜面,母种也就算培养成了。

不过菌种培养对温度的要求更高,要22到28摄氏度,严雪又去厨房添了把柴,感觉这屋快要不能住人了。

不行就赶紧搬家,住到新房那边去,这边则继续租着,专门用来培养菌种。 严雪边洗手边想,刚洗完,院外有人找她。 “严雪是住在这吧?有你的电报。”

这年代没大事可不会随便发电报,严雪赶忙擦了手,拿着刻有名字的手戳出去。

----------

第 43 章 又惊

电报上面只有四个字“弟惊速归”。 当初严继刚会落下口吃的毛病, 就是因为惊吓,严雪看到这份电报时的心情可想而知。

那一瞬她脑内闪过了许多念头,人现在怎么样了, 是意外还是什么, 却又完全找不到人来回答。 但两辈子加起来, 她经历的事已经太多了,很快就让自己镇定了下来。

回去是一定要回去的, 这次回去就直接把人接来,但今天不行,今天已经没有车了。 而且她人走了,家里这边也得有个交代, 尤其是菌种的培养。 严雪在写字桌边坐下,

拿出本和笔, 把母种培养的注意事项写了下来。 想想回去一趟单程也要三天,万一她没能及时赶回来,后面也不能耽误了, 又把原种培养的方法也写了上去。

木耳菌种的培养一般分为三个阶段母种,原种和栽培种。 母种并不适合用来栽种, 到了原种, 才能应用于段木栽培, 栽培种相对于原种成本又更低一些。

不过培养原种和栽培种就不能用之前的培养基了, 得用木屑, 也就是当地人常说的锯末子。 这东西在林场不值钱, 很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