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是这么久他的私塾一个学子都没有的原因。
因为就算过了第一关,就读后,那些学子根本就完不成他布置的课业。
无奈都退学了。
沈夫人见姜月和许泽安两人浑身的气度都不一样,或许真的能顶住压力,学下去呢。
那她就不用再跟丈夫吵架了。
“泽安,你跟沈夫子好好说,我和沈夫人去聊聊。”
姜月觉得这样也好,毕竟读书的是许泽安自己,他们师生两人谈话也好,考教也好,都让他们自己来。
不过她相信以许泽安的优秀,沈夫子一定会被他折服。
而许泽安也是沈夫子的福星。
只要许泽安就读以后,直接解决了沈夫子经济困难的情况。
姜月说完跟着沈夫人去了隔壁。
“沈夫人,不知道这束脩是多少,我也好准备,我家泽安前几年因为身体不好所以错过了学习,以至于拖到了如今的年纪。”
姜月坐下后也不客气,知道沈夫人担忧的是什么,立马说到束脩的问题。
然后又说了下许泽安的情况。
“不过沈夫人放心,泽安他是个读书的料子,十二岁就考到了童声,身体的问题如今也已经解决,他在家里也一直自我学习,今年院试他想参加。”
姜月说了这么多,无疑是真的打算在这里就读。
可不是安了沈夫人的心么。
看着姜月的眼神更加友好了。
“这位夫人怎么称呼?你们夫妻俩还真恩爱。”
沈夫人满脸微笑的给姜月倒茶,心里也松了口气。
只要姜月他们愿意在这里读书,那一切都好说。
夫妻?怎么她和许泽安看上去这么像夫妻吗?
这已经是第二次了。
姜月嘴角忍不住抽了抽,最后无奈的解释道:
“沈夫人,我是泽安的大嫂,叫我姜月就好,我丈夫充军后生死不知,如今家里就剩我们两人,我身为大嫂多少要替小叔打算一二,这才来求学。”
姜月说的真诚,任谁也说不出错。
沈夫人听了果然感动万分,觉得姜月这个大嫂做的也太好了。
这么年轻就没了丈夫,居然不改嫁,还愿意送小叔子读书,这读书可不是件容易的事,背后付出的银子可不少。
“姜娘子高洁,能做到你这样的世间少有啊。”
沈夫人对于姜月又高看了不少,随后有些不好意思的说起束脩的事:
“姜娘子,这个束脩包吃住,一年10两银子。”
十两银子还包吃住一年,其实也不多,毕竟县城的消费高。
而且她丈夫是考过状元的,学识比起其他举人不知道高多少。
如果不是因为得罪了人,她丈夫被贬,有人想要拜师还要看丈夫愿不愿意呢。
所以十两银子还真不多。
这也是私塾来的人少的原因,觉得去别的举人老爷那里二三两就可以了。
姜月对于学费的事情还真不清楚,只知道许鸿博在镇上读书一年都要1两,而且那夫子也只是个秀才。
如今沈夫子这里10两一年在她看来也是物超所值。
师资力量不一样,价格高也有高的道理。
何况她如今也不差这个钱,她如今养的起大反派。
“那行,这十两沈夫人你先收着,其他的拜师礼明日我们在带过来。”
姜月爽快的掏出十两银子放在桌子上,倒是看的沈夫人一愣一愣的。
她还没有见过拿钱这么爽快的。
拿出十两银子的态度跟拿十个铜板一样。
可姜月不是说她家就只有他们两人么,又没有长辈帮衬,哪来这么多银子?
难不成是商贾之家?那也不对啊,商贾是不能参加科举的。
又或者是姜月的嫁妆?
沈夫人眼中的疑惑姜月自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