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1 / 2)

“娘,起风了,今天早点盖油布吧?”刚跨出她奶奶家的过道门槛, 钟月便对秦氏说。上午已开始刮风, 而且渐有增大的迹象。

““嗯,估摸要变天了。””秦氏抬头望一眼隐隐约约的日晕圈,面旁现出几丝愁容。

往年这个时候天气突然变冷不是没有过,这也是谷雨节气后再种棉的重要原因。

“变天?很冷吗?”不会真被小杜氏的乌鸦嘴说中吧, 万一下桃花雪,那即将破土而出的棉苗能挺过去吗?

“嗯,瞧这样子得冷两天。”原本打算下田的秦氏决定留在家里, 以防风力过大掀翻竹棚, 闺女一个人在家看顾不了。

“那……那咋办, 要不把火炉子放进去暖棚?像温房一样?”

说完, 钟月也觉得她这个法子可以实施, 到时把暖棚露个缝,保证新鲜空气进出,因为无论是种苗呼吸还是炭火燃烧离开氧气可不行。

“这个法子好, 月儿比娘聪明, 娘都没想出来!”经女儿提醒, 秦氏眼前一亮。

对啊,宦官大户人家的温房不就是烧炭火来种稀罕的蔬果吗,而且这股冷气顶多持续三五日,家里柴禾够用。

秦氏不仅因得到解决问题的法子高兴,同时也为拥有如此机灵的闺女欣慰不已。

……

“月儿,去把柴房里两条绳子拿过来!”

傍晚时分,天空浊黄,秦氏见蒙在油布棚上的草毡子有两三片被吹落在地。

油布也唔唔作响,生怕大风把整个竹棚给刮塌了,慌忙跑上前检查竹竿是否牢固。

正在烧火的钟月听见她娘急喊声,晓得是棉棚出了问题,赶紧跑出来查看。

还好,棚子没塌只是草毡子滑下来,当初搭建时她们特意将竹竿深入土里的一端绑在尖木上做了加固。

而且弯棚中轴还有三根依次排列的承重木桩,如果风力不是特别大,扛过去应该没问题。

钟月遵照秦氏交代,找到绳子小跑送给她:“用绳子揽草毡吗?”

“嗯,不系住还会吹掉,在这拉住绳头,娘到那边把绳子栓住。”秦氏把手里的麻绳越过棚子横抛过去,而后绳头交给钟月道。

钟月想说把家里被褥摊上两条,转念一想竹竿的承重量有限,被子与草毡一起或许会倒塌,遂作罢。

母女两人一起用绳子缚稳草毡子,打算吃过晚饭看天气情况再决定什么时候放入火炉。

“外面啥响声,呼啦啦的?”堂屋吃饭的钟月忽听外面沙沙作响,同风声不一样,灯火昏暗,连带视野也模糊不清。

“约莫下盐粒子了。”说话间,秦氏已放下碗筷朝门外走去。

出了廊檐,如盐粒般的冰霰密密麻麻砸在头上脸上,心揪了下喃喃低语道:“天说变就变。”

不幸中的万幸是冰盐粒个头不大,否则正处抽穗期的小麦要遭大殃。

紧跟而出的钟月脸被冰粒咂得微痛,惊呼:“下冰雹了!”

伸开手掌瞬间落上凉冰冰的小颗粒,心头焦急,慌忙望向转身要回房的秦氏。

“娘,要弄火炉子吗?”都下了冰雹,再不人工升温,好不容易冒头的棉苗估计要被冻死。

“嗯,娘这就拎进去。”

火炉已经提前点好,为怕夜晚烧木柴麻烦,秦氏将腊月没使完的木炭给用上了。

“棚子太矮,娘进不去,让月儿放吧。”油布棚只一米过点高,她们俩至今还没在蒙着油布时呆过里面,钟月觉得若她娘猫腰钻进去,会非常难受,自己个子矮只需微微弯着腰即可。

“黑咕隆咚的,烫着你咋办,娘弯着腰没事。”秦氏想也没想的摇头拒绝,没等钟月反驳,步入厅堂把火炉拎了出来,先往前走一步。

钟月见其坚持不让,无奈跟在赶紧跑房里拿把伞小心翼翼地护着油灯,帮她照亮,还好冰雹下的虽急风却几乎停下来了,才十灯火没被吹灭。

“里面暖不暖?”待钟月亦步亦趋地挪到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