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最好的,我的家乡有‘中国小米之乡’的称号。口感跟别的地方的小米不一样,口感香香软软,营养也好。你坐月子的时候可以多吃点。”

花芽看着金灿灿的小米赞不绝口,王亚菲给偶像背回来的礼物当中,光是敖汉小米就有二十斤。

她难得回去一趟,恨不得把家乡的好东西都带过来给花芽一家品尝。花芽不光是她的偶像,还是她母亲的救命恩人,在她心里她怎么做都不为过。她爸妈还嫌她背的太少呢。

接着她又拿了扎拉屯的黑木耳,笑着说:“这可是康熙皇帝那时候年年上供的东西,专门用来招待贵宾呢。都说吃了这个就不想吃肉,反正我觉得挺好的,口感很细,也就带过来给你们一家尝尝。喏,每次抓这么多泡两个小时就行。新鲜的带不过来,这些也是今年新摘下来的野生木耳。”

“你带了这么大包木耳,每次吃那么点,我们家怎么吃的完啊。你带的太多,你看看拿回去一些,给战友都送送,让她们也尝尝。”花芽已经被她感动的不行,上千里的路程,也不知道她是怎么带过来的,想想就替她辛苦。

“我另外给她们带了奶酪条,她们喜欢吃那个。”王亚菲说:“这些东西都能存放一段时间,干木耳放个两三年一点问题没有。你要是想送人也行,怎么都行。只是我还想给你带我们那边的牛肉干,可惜都归大队管理,私人不能宰杀牛羊。”

“这些已经很足够了。”顾听澜当年去过内蒙,看着茶几上满满的家乡礼物,不得不说:“你真是有心了,正好她怀孕,不管是奶皮子还是小米、木耳之类的,都是她需要的。我谢谢你。”

虽然已经习惯跟顾团长偶尔说上两句话,王亚菲多少还是有些受宠若惊。她不大好意思地说:“花姐帮我更多,我这些也就是一点心意.”

花芽揽着她的肩膀说:“待会就让他做木耳给咱们吃,看看是你家里做的好吃还是他的手艺好。八斤,你把果子露打开给我俩喝呗。”

顾听澜听后起身:“你只能喝半杯。”

王亚菲腼腆地说:“对了,花姐,我记得你以前是跑山的对不对?你看,我这里有一把蒙古刀,是短刀,你看看合手不?”

已经走出去两步的顾听澜一下站住,他对蒙古刀的兴趣很大。看到王亚菲从另外一个随身解放包里拿出样式朴实的蒙古刀,正要说话,就听小妻子说:“呀,弯弯的好像个大茄子。”

王亚菲对偶像无限包容,把短刀放在茶几上说:“的确弯弯的很像南方的那种紫杆茄子。”

顾听澜拿起蒙古刀抽出一看,感叹道:“刚火好,刃很锋利,是把好刀。”

王亚菲见他懂刀,欣慰地说:“我们那边对刀鞘和刀柄都很讲究,有的是钢制的,有的是木制的,这把是我爹亲手做的。”

顾听澜接过话说:“之前我过去看到还有不少银质和牛角做的,另外还有骨头做的。现在大家的刀都很朴素,拿在手里也就切切肉、当当工具使唤,以前不少家境富裕的人会在上面镶嵌银、铜、铝,做为花纹图案。现在应该很少镶嵌宝石和象牙了吧?”

王亚菲叹息说:“岂止是没有宝石和象牙,就连金属也没有。我老家不让做钢制的刀,所有钢都上交给国家了。只能用木头做。不然我也不会就拿一把木制刀柄的短刀过来.”

“木头做的最好,正适合我跑山用。要是花里胡哨的我哪里舍得拿出去用,挂在家里供着吧。”花芽笑嘻嘻地拿过短刀,看到上面闪着银光的刀刃,说:“你是怎么带过来的,路上没人查?”

王亚菲笑而不语。

顾听澜说:“小傻子,你看她穿的是什么衣服?”

花芽看到王亚菲的军装明白了,王亚菲有部队开具的介绍信和出行证明,加上一身军装,就算有人看到,说是切水果带的刀,不会有人故意找茬到她身上。

聊得差不多,吃过饭王亚菲又坐了会,看时间差不多就要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