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1 / 4)

除了房子,叶仲锷给她的任何东西都没要。可是她还是要工作,她必须得养活自己,更主要的是不能让父母担心,以为她离婚后就一蹶不振;因此在杂志社做起了编辑,有的时候审着稿子就会想起曾经有过的那波澜壮阔的记者生涯。

做完记录,她们搭着警车再次去了案发现场。上楼的时候之璐感觉到杨里浑身哆嗦。鲁建中看一眼杨里,安抚的说:"你妈妈已经不在屋子里了,小里,叫你来是希望你去看看家里有没有失窃什么东西。"

左邻右舍的邻居纷纷打开门出来,对杨里嘘寒问暖,这个地方虽然贫穷,但穷人之间也有某种难以割舍的友谊。杨里低着头擦掉眼泪,对着所有向她表示善意的邻居一一鞠躬道谢。

房间里非常简陋但是干净整洁,条件虽然差,但母女俩在这里生活的时候非常温馨。一张床小小的饭桌,还有用布帘子隔开的小房间,一套小桌椅,桌子下堆满了杨里的教材练习册大堆的试卷,压在最底下的那堆书的边角都给染成了血红色。

那血的颜色让杨里的脸色一变再变。之璐问:"书要不要带走?"

"不了,有用的书都在学校里。"

尽管房间里撒了一瓶白酒,血腥味还是散不去。之璐远远看着她,坐在床边,抱着枕头哭。很久之后她终于坐起来,瞧不见眼泪,从屋子到了走廊里,咬着唇低声说:"没有丢任何东西,床板下压着的的五百块钱也都还在。鲁警官......我妈妈的后事......"

鲁建中拍了拍她削瘦的肩膀:"法医很快就会检查完。"

杨里对鲁建中深深鞠躬:"谢谢你。"

结束这次充满血腥味的探访,之璐强行拉着杨里去买了几件衣服,又在外面吃了晚饭,把杨里送回去后,再次出了门,去了超市买了一堆东西,艰难的把自己扔回出租车里,闭着眼睛开始打盹。

听着车子行走带来的呼啸风声,半睡半醒时想起杨里脸上坚毅的的神情,咬牙下定了决心,是的,那样一个小女孩都知道如何坚强,我也不能再这样颓废下去,还有那么多事情,等我去做。

[三]

在公司楼下遇到邓牧华急匆匆的从出租车里出来,一样是一脸的倦意,之璐正准备询问何故时她倒是先问了出来:"你看上去怎么比以前还糟?"

之璐揉了揉快要僵硬的脸,也问:"师姐,你又怎么了?"

"还能怎么样?"邓牧华欲言又止。

每天这个时候一楼的电梯口都是人满为患,两人对视一眼同时噤声。之璐认识的同事极少,对很多人可以做到视而不见;邓牧华好歹也是主编级别的人物,哪怕再累都要笑容满面的跟人招呼。东南文艺杂志是东南出版社旗下的四本期刊之一,水平和销量在同类文学期刊里属于中等,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杂志社人也不多,十个编辑,大部分都是三十五岁以上的中年人,之璐和邓牧华是其中最年轻的。以前二人关系颇好,渊源很深,现在再次遇到自然比关系比别人融洽。

虽然是主编,邓牧华其实并没有架子,按照她自己的说法,她能当上主编纯属意外,完全是捡到的便宜,这样的纯文学杂志,只要每期的导向和主题定下来,谁来做这个主编都一样。

中午吃饭的时候之璐跟她谈起前两天遇到的事情,没有提起具体细节,只说被害一事就让邓牧华倒吸了一口凉气,震撼的感慨了再出离愤怒的拍桌子:"残忍啊!原来以为这些案子只能发生在连续剧里,没想到我们身边都存在!而且真是蹊跷,真是让人想不通。"

"嗯。"

邓牧华深思了片刻,想通了什么了似的,拿手指戳她的额头,就像读大学那会批评她:"之璐,你虽然是一片好心,但我觉得这个事情背后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