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1 / 2)

鹅肉外皮酥脆,肉软烂香甜。

石头看看大当家又看看程乾,自己闷头吃饭,他们怎么不给他夹菜。

马氏见了,嘴角微微上扬,她夹了一块烧鹅放到了石头碗里,于此同时,夏敞也给石头夹了块鱼肉。

石头看到碗里多出来的两筷子肉,笑了。

一家人用过饭,红桃送过来几盏鲜红的石榴汁,喝一口满满的石榴的鲜甜。

大户人家都是这样吃石榴的?

将石榴都压成汁儿,这要花多少功夫?香穗小口小口地喝,不舍得一次喝完。

“明儿,让许妈妈找针线娘子过来,给你们多做几身衣裳。”还不等马氏说什么,夏敞俯身轻声对她说:“院里有头脸的老妈子穿的都是绸缎的,你跟穗儿还穿着棉布衣裳。”

马氏笑着嗔了他一眼,小声说:“不管我们穿什么衣裳,这会儿都是他们的主子。”

“对对对,夫人说的都对。”夏敞笑得豪爽。

翌日,许妈妈还是请了个针线娘子过来,跟家中的人都量了尺寸,然后拿出许多匹精细的锦缎,绸子出来让几人挑选。

这边刚量好尺寸,那边布料就拿出来了,迅速地令马氏惊讶,“阿许,怎么这么快就拿了布匹?”

“这是以前库房里的,本来是要充公的,老爷看料子好,拿银子买下来大半。”

“三叔出手真大方。”

夏娘子摸摸这个摸摸那个,她挑花了眼,感觉哪块儿布料都好看。

这次做衣裳,马氏将夏娘子跟袁婶子都叫了过来,严雄,舟儿,包括念儿,人人都做了两套。

从无到有,总是花费的过多。

之前不觉着,他们过上了好日子才发现,好日子花费的也太多了些。

男子们都不在,石头跟舟儿量过尺寸也跑出去玩去了。

屋里只有马氏,香穗,袁婶子,夏娘子跟念儿。

马氏苦于不会管理女使,压着嗓子对袁婶子说:“大当家的说内宅的这些女使让我管,我哪管过人呀,”

她一时愁的不行,这些女使做事都井然有序,她感觉好像也不用管。

她又怕自己不管,让他们再爬到头上去。

香穗原本是想回去算算自己的银子的,听她娘说起这些,她就坐着没动。

听听总没有坏处。

突然之间家里多了这么多使唤的人,总不能放任他们不管。

第116章 如何管家

马氏说的这些,夏娘子也非常感兴趣,也许是好奇占比较多。

她也伸着耳朵听。

袁婶子见一屋子的人,都瞪着一双好奇的眼睛望着她,她忍不住笑了,“都看着我干啥,好像我知道一样。”

嗨,不知道啊。

夏娘子坐直了身子,香穗也眨了眨眼睛。

袁婶子多少还是知道些的,只她不知道该怎么跟马氏说,她在斟酌着要不要说。

猛然看到马氏眉头轻蹙,马氏突然之间从村妇变成了大宅子里的夫人,难免会迷茫无助,不知道如何是好。

这宅子里的下人都极懂规矩,感觉比主子还要像主子,袁婶子又心疼马氏。

她思忖了一下,觉着还是跟她说一说的好,哪怕是她仅知道的一点儿浅薄的管家之道。

她端起茶盏喝了口茶,轻轻开口:“自古就是男主外,女主内。男人在外面打拼,女人在家里将家管好就行。

姐姐以往在家不也是这样,在家管着,亲戚邻里间的往来,家里一摊子大大小小的事情。

只不过现在家里有了女使,有些事情姐姐只用动嘴安排,自有人去帮着姐姐做。”

哦,袁婶子还是懂些的,香穗忙坐直了身子听。

袁婶子往马氏跟前靠了靠,“我听说,那些大户人家都有《家规》,《家训》这样的一些东西,用来管理下人,规戒子孙。

也有些人家是口耳相传的规矩,家中有规矩,仆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