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这个孩子,给皇后带来许多欢乐,才安抚了皇后的失子之痛。
他也下定决心,将卫极培养成太子。
皇后望了一眼那对小泥人,情不自禁弯起唇角:“是呀,太子送给了臣妾,虽做得不完美,但这份真挚的孝心,臣妾看在眼里,只想着祝福太子,这辈子一定能遇到令他心仪的小娘子,能把这位小娘子娶回家。
太子当时对臣妾说,若他有了喜欢的人,就做一对泥人送给她,就像皇上曾经把泥人送给臣妾。后来,在行宫,他做了一对泥人送给甄家小娘子。臣妾便知,太子是一定要娶她的。他来求臣妾之前,臣妾便已决定帮他完成心愿了。”
皇帝的脸色变幻不定。
显然受到了过往温情的冲击。
皇后没再继续说什么,缝完最后一行线,打个隐藏的结,咬掉线头,抖一抖,扔到发呆的皇帝怀里。
“皇上,试试,合不合身。”
第260章 亡命天涯
皇帝回过神,笑道:“给朕做了这么多年的衣裳,朕信你。”
虽这么说,还是起身,认认真真去试衣裳。
果然很合身。
皇后含笑看着他脱下有些旧的里衣,拿过来,将边角开线的地方缝一下。
从皇帝登基开始,他的里衣都是她做的,她有时忙,少做了,皇帝宁愿将就着穿旧的,也不会穿尚衣局做的。
皇后的眼神黯了黯。
当年,她新入宫,因出身普通市井之家,做不来华丽的衣袍,杨太后嘲笑她上不得台面,将她为皇帝做的粗陋衣衫当众烧了,斥责她身为皇后,不懂母仪天下,反倒学小妾的做派献媚邀宠,让宫里的老嬷嬷一条一条念规矩,命她跪着复诵,整整两个时辰。
此后二十多年,她再没有为皇帝做过外袍,只做里衣。
她从不回头去想这条皇后之路后不后悔,她怕她回头了,后悔的事太多,会撑不下去。
要朝前看,一直朝前看,她一直这样告诉自己。
皇帝只着新上身的里衣,坐下揽住她的肩膀,抬手,掌心覆在皇后的额头上,担心地问道:“皇后,怎地又走神了?可是哪里不舒服?”
皇后额头抵在他的肩头,笑了笑:“太子出京,心里有些担心罢了,臣妾记起了他五岁那年被绑架的事,若非晁国公仗义出手,怕是……”
说到此处,皇后后面的话咽了回去。
“晁国公大义,当年的事,朕一直感激晁国公府,这些年对宋家多有弥补。”
皇帝稍稍放了心,望着烛火感慨道,“宋蹇虽瘸了一条腿,好在勤勉好学,读书上有天赋。朕听说他在无歧书院表现极佳,便亲自修书一封,送给无歧书院的顾老,请顾老收他为徒。他倒也不负众望,学成归来,为朝廷效命,将来必定会全心全力辅佐咱们的太子。”
皇后欲言又止。
宋蹇真能全心全力、无怨无悔地辅佐太子吗?
皇帝怕是在高位坐久了,错估人心,谁会甘愿牺牲自己,去成全上位者?
皇家的人呀,总有种迷之自信,好像全天下人都心甘情愿为他们的皇位去死似的。
自己都不是个忠孝的好东西,倒希望天下人都把忠孝放在第一位,顶礼膜拜他们姓卫的。
皇后嘲讽地勾起唇角。
皇帝打开了话匣子:“有件事,想跟皇后商量商量。宋蹇是个好的,就是不良于行,有些美中不足。朕正拿不定主意,晁国公的世子之位是否该给宋蹇。朕冷眼瞧着,晁国公也似拿不定主意,宋蹇已过弱冠之年,世子之位仍空悬,不知宋家是个什么章程。”
皇后侧眸望着皇帝睥睨天下、指点江山的模样,没去扫他的兴致,只字不提听到的一些风言风语,皇贵妃和太子极力掩盖的事,她何苦去找他们的不痛快。
“皇上,晁国公不立世子,自有他的道理,总归宋家早已交出兵权,一心只当个富贵闲人,立不立世子,关系倒不大。依臣妾看,宋蹇没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