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直到她来岭南东道的第三年,卫极的爱意值都没有丝毫波动。
她很是心累。
原来爱真的会成为甜蜜的负担。
分别三年,卫极的爱都没有减少半分。
这一年,她已十八岁,卫极二十一。
卫颐是亲王府的公子,不能长期四处乱跑,只能回京去,同时带回去的,还有甄青殷这些年种的高产农作物。
甄圆圆不肯走,坚持留下陪姐姐。
哪怕不能帮上什么忙,至少姐姐身边能多个伴。
她已决定,姐姐不成亲,她绝不会在姐姐前面成亲,给姐姐难堪。
卫颐没辙,只能匆匆回京,催促太子堂兄利落些,早些把大姨子娶回东宫。
他将那些高产农作物敬献给皇帝,告诉御厨怎么做。
皇后和皇贵妃听说是甄青殷种出来的,都来捧场。
近些日子,朝堂上风起云涌,先是群臣弹劾东宫借琉璃坊牟取暴利,聚敛全国财富,与民争利,太子带头行商,恐引起满朝上下不好的风气,更甚则,手握大量财富的太子可能招兵买马,对皇帝的地位不利。
太子据理力争,他赚的银子都用来修路了,但还是没扛住压力,答应最迟明年二月,解决琉璃坊的问题。
接着,太子反手就参了镇国公一本,拿出证据,摆明车马,镇国公贪赃枉法、强占民田、强抢民女等十项罪名成立。
第281章 春华秋实
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的镇国公府谢家,一夕之间沦为阶下囚。
最后,太子已过弱冠之年,既不娶妻,也不纳妾,大臣们个个急得嘴角冒泡,恨不能立刻给太子塞个女人,第二天就生个皇孙出来,生怕大景江山在太子这里绝了嗣。
皇帝几乎每天都能收到大臣谏言给太子选妃的奏折。
他不明白甄青殷为什么临阵逃跑,但太子拖延不娶妃,无疑合了他的心意,只太子不纳妾,没有早些生小皇孙传承子嗣,令他极为不满。
皇后和皇贵妃为这事,个个给他甩脸子,她们都认为,是他背地里做了什么,才把甄青殷吓跑的。
甄青殷不跑,太子也不会至今是光棍。
皇帝有冤无处诉,没处说理,毕竟皇后和皇贵妃只是阴阳怪气几句,没有明说。
连皇贵妃都端不住老实本分,阴阳他,皇帝很有些无法面对太子。
卫颐送回京城的东西,做了一大桌子菜。
卫颐亲自给皇帝布菜,皇帝食不言,卫颐这个侍奉的人却没这规矩,一道一道地讲解:
“皇伯父,这个叫玉米饼,是用玉米磨成粉做的,十分顶饿,能和白面、杂粮面做的馒头相比。这是玉米粥。这是玉米棒,挑的嫩的,口感偏甜,玉米棒就是玉米本来的样子……”
他又介绍番茄、辣椒、土豆、红薯。
皇帝越听越感兴趣。
皇后和皇贵妃不是蠢人,渐渐听出些门道。
顶饿,这不就是粮食吗?
太子自顾自吃自己的。
甄青殷早派人送了一些给他尝鲜,他比在座的人都先尝到这些粮食和菜的味道。
皇帝意犹未尽,少见地吃撑。
他放下筷子,其他人都跟着放下筷子。
卫颐送上棉帕:“这是一种叫棉花的植物,织成布做的棉帕。”
他拍拍手。
两个小太监抬着一盆棉花进来。
皇帝擦了手,上手摸了摸洁白的棉花:“就是这一团团白絮?”
“正是!皇伯父洞察秋豪!”卫颐拍了个马屁,掰开棉花,取出棉子,笑道,“这棉花其实是果实,这叫棉子,是棉花的种子。棉花开真正的花时,和寻常植物没什么不同。”
皇后照着掰了一朵,讶然地说:“好软!像天上的云朵。宋妹妹,你也瞧瞧。”
她转手把棉花递给皇贵妃。
皇贵妃点头:“咱们大景百姓有福了!有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