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魏家姐妹两人皆是松了一口气,相视一笑。这张家的小孩真是太多了,都能开个幼儿园了。

来到张家的厨房,魏宜萱这么多日子早已经对各种流程熟门熟路了,于是吩咐几个帮厨去准备食材,姐妹俩撸起袖子就开始准备开始炸了。

不大一会,炸鸡腿、炸鸡块、炸鱼饼、炸山药片和红薯片都被端了上去,魏宜萱和魏宜芳也能暂时歇一会了。

果不其然,这世界上的小孩子就没有不喜欢吃炸得香喷喷、酥脆可口的吃食,张家的小孩子也不意外。好在她们的年纪都不大,胃口也小,不然那日在白家的情景又要再重现了。

张婆婆瞧着各个乖孙都吃得欢,给了魏宜萱一贯钱就客客气气给她送走了。临了还让魏宜萱认认人,“往后我身边这个老婆子要是去,你可不能推辞,咱们都是老顾客了,左右要给我留着空。”

魏宜萱笑着应下了,带着钱袋又回了家。

……

再说入了秋,江婶子的日子就有些难熬了。不为别的,就是因为整日浆洗衣裳,那两只手泡在冰凉的冷水里头,时间久了冻得冰凉凉的,还起皱蜕皮。尽管江昱舟买了猪油膏回来,但仍禁不住这样日日地被冷水泡着。

江婶子一日要给两户人家洗衣裳,一般上午去的是离梧桐巷不远的杏花巷里的一户人家。这家人家里头只有一个女娘,叫做潘娘子的,是别人家养在这儿的外室。

虽说是个外室,但是潘娘子是个极好的人,对这些从外面雇来的打扫洗衣做饭的人,从来不多加苛责。若是出了什么差错或是有事要请假,潘娘子都极好说话,月钱也是按时发。

只不过是做人家外室的,到底没有什么家底,日常支出都是靠那位官人给。有时给的多有时给的少,所以潘娘子的生活也不大稳定。而且养着潘娘子的那位贵人,江婶子一次都没见过,他总是入了夜偷偷地来,天不亮就走了。潘娘子也从不对人提起他。

一早去了潘娘子那里,把各处的衣裳、巾帕和鞋袜洗了洗,晾干,再把昨日的衣裳收好叠整齐,一一分类给她放在箱笼里。

第40章 差不多已是午时了,江婶子估摸着今日的时间来不及了,手中拿着一个硕大……

差不多已是午时了, 江婶子估摸着今日的时间来不及了,手中拿着一个硕大的饭团就待会先去南城瓦子大玉兰巷子那边瞿家洗了衣裳再吃吧。

说到这个包了许多咸菜和肉的饭团,那还是魏宜萱给江婶子和江昱舟准备的。江家母子在魏家吃晚饭, 几人闲聊时魏宜萱便知道了这母子二人为了赶时间,常常午饭也是匆匆随便吃点就应付过去了。

有时是主人家剩下的一些冷饭, 有时是自己出去买个冷掉的胡饼、馒头之类的, 总之来不及正儿八经地坐下来好好吃一顿。

魏宜萱这几个月和江家母子相处,免不了有些同情起来,这样日日舍不得吃舍不得穿的省钱,两人怕不是要把身体给拖坏了。

于是便每日起来做早饭的时候给二人包了两个巨大巨丰盛的饭团,让他俩能稍微热一热就能吃, 这样有饭有菜的,也健康营养。

江昱舟说要加钱,怕魏宜萱从前定下的那一月一贯钱不划算,魏宜萱却是另有主意, 开口道:“过阵子我的魏家食肆就要开业了,你能送我几副墨宝吗?”

现在的好多食肆附庸风雅, 都会在墙上挂一些字画, 魏宜萱也正有此意。正好有江昱舟这样一个现成的读书人可用,魏宜萱想着到时候再让他写写牌匾和菜单什么的,又省下一笔开支。

魏宜萱笑眯眯的,满脑子都是生意经,哪里知道面前的江昱舟颇有些心虚,小声应了好。

江婶子揣着一个大大的饭团来不及吃,就去了瞿家。瞿家是个有些钱的富户, 一家子的人也多,便雇了个浆洗娘子来帮忙。今儿中午, 江婶子刚从瞿家的后院里头搬了板凳在水井边坐下,就隐隐听见了一阵哭声。

起初还以为是听岔了,结果手中的衣裳搓了几下之后,这声音就越来越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