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尝蕈菇汤,是拿几种野生小菌菇做的,里头加了鸡蛋液、淀粉和葱段,搅在一起,闻着就能鲜掉眉毛。

四位举人吃起来,推杯换盏很是尽兴。

张家小郎君和瞿家盛哥坐在一起,几人捧着鸡块在吃,也是好奇道:“不知道为什么,这炸鸡块就是吃不腻。”盛哥喝了一口酸梅汤解腻,那股酸酸甜甜的滋味在嘴里蔓延开来。

张家小郎君道:“就是,别人就是做不来这味道。”几人吃了一会,又对盛哥道:“今日我们帮忙骗了你爹娘,带你出来给魏娘子捧场,以后那饭团记得给我留着啊。”

瞿家盛哥嚼着鸡块点头应道:“放心,那饭团以后少不了你们的。”

几个小郎君看在美食的面上,冰释前嫌,又做起了好朋友。

东柳巷和西柳巷来的那几个婶娘,魏宜茂和她们很是相熟,这会子帮忙上了菜和几种饮子,对着其中一位婶娘道:“婶子,我瞧你方才咳嗽了几声,这熬的梨汤正适合你。”

魏宜茂给她倒了一碗热乎乎的梨汤,里头放了大黄梨和冰糖还有几颗枸杞,梨肉已经炖得烂烂的。李婶子拿起勺子尝,带着梨子香甜的汤水喝上一口,喉咙胃里都是舒舒服服的。

这里头坐的满满当当的,一桌人走了立即就又来了人,一直忙活到了午时过去才渐渐能歇着了。

上午全都是魏家三姐弟再加上赵丰年和魏阿娘一起忙活的,这会子能够歇息了,虽然几人都觉得累得腰酸背痛的,但是心里却极高兴的。

魏阿娘给大家伙都倒了杯茶水喝,自己喝着茶,依旧四处打量着这间小食肆,怎么看怎么好。

魏宜萱和魏宜芳二人这会挤在一起数上午的钱,大多都是铜板,两人还如同往日一般,每人数一遍然后串起来放着。

魏阿娘听着铜板、银子在抽屉里哗啦哗啦响着的声音,乐呵呵地,顿时觉得闲不住,要去后厨将那些碗盘筷子给洗了。

魏宜茂和赵丰年见状,也跟过去帮忙了,人多洗碗就是快,聊着天就把活给干完了。

几人随便吃了午饭,歇息了一个时辰,就预备着忙晚上的饭菜了。

食肆门外换上了一面鲜艳醒目的幌子,再加上前几日魏家人卖力地宣传,到了晚上来魏家食肆吃饭的人也不比中午那会少。

魏宜芳在前头一趟趟地上菜,依旧看见了不少的熟面孔,从前在南城门口来买包子的,还有瓦子那块几个常来光顾的杂耍人。魏宜芳一一打过招呼,又瞧见了从前相熟的钱婶子和她的儿媳妇两人来了。

刚招呼二人坐下,魏宜芳又见来了几个面生的,又上前去迎客。钱婶子和小钱娘子坐下,左右环顾了一圈,瞧着这魏家食肆第一日开业生意竟不错,低声说起了话来。

“幸好咱们还是抽空来瞧了,这魏娘子的生意做得恁般好,咱们和她定是要走动起来。”小钱娘子先尝了碗送的梨汤,又热又甜地喝下去,喉咙都舒服了不少。

钱婶子点头只是赞同,反正儿媳妇向来比自己会做生意,所以自己听她的就得了。

“待会吃完了,咱们见了魏娘子和她打个招呼,说几句吉祥话,这顿饭钱再多给点就成。”小钱娘子心中一切都有成算,打定主意要和魏娘子攀上关系。知道送礼钱她定是不会要的,但是送那些东西玩意,自己一家人又没那个手艺。

婆媳二人说着话,饭菜就一一上齐了,二人就不再说话,拿起筷子吃起来。这现炒出来的每盘菜,油亮亮热乎乎的,尝起来味道真是不错。便不是为了和魏娘子交好,就为了这桌子菜也颇值得来一趟。

什么时候自己一家子也能如魏家这般,不再顶辛苦地每日出摊子而是有个自己的小食肆该多好。钱婶子默默想着,觉得再有个一年半载的应该就差不多了。

小钱娘子却是已经和魏宜芳推拉了起来,“这钱就当是我们来贺你家食肆开张的,你拿着,甭客气。”

魏宜芳不肯接下,这一小锭银子拿在手上估摸着有三四贯钱了,哪里能收这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