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买几朵新出的绢花,要那种颜色鲜艳的,有别的好看的首饰也记得给我买。再来些杏干果子,不要酸的。”虽说不愿去人挤人,可是想要的那些小玩意魏宜萱还是得让妹妹弟弟给自己带回来。买些新的头绳、簪子正好过年的时候打扮得喜庆一点。

魏宜萱呢, 今儿下午准备在家做一些红糖糍粑,分送给那些老客户们。连那种礼盒的样子都在聂大山那里订好了。一个方方正正的盒子, 上头的盖子可以用手推开,就算吃完了红糖糍粑,这个盒子也可以过年留着放心果子蜜饯。

如今过年正是吃年糕和糍粑的时候,卖货郎都挑着担子在大街小巷里叫卖了好几日了。可惜这种糍粑都是老大一块,硬邦邦的就算切下来一块也不大好看,做不了魏宜萱要的那种红糖糍粑。

所以还不如自己用糯米粉来做,将糯米粉一边加入温水一边慢慢搅拌,等到它形成一个柔软面团就可以了。之后就将面团捏成自己想要的形状,魏宜萱麻利地揪出一个个小面剂子,揉成了手指形状的糍粑。

之后就可以放入锅中慢慢油煎,煎到两面泛黄微焦就可以盛出锅。最后将红糖浆汁淋在上面就全部完成了。

一小碟子短胖粗圆模样的糍粑垒在一起,上面浇了足足的红糖浆汁,搭配在一起格外好看。这糍粑蘸着红糖甜丝丝的,想来小孩一定爱吃。

魏宜萱刚做了十几份出来,魏宜茂就赶着驴车满载而归了。驴车里头大包小包的装得几乎都满了,全都是各种玩的吃的。

魏宜芳逛了不少摊子,买了一堆鞋袜靴子、头花头绳、还有新出的钗环。魏阿娘买了几匹绒布打算自己缝个被面,还有几个汤婆子和大木盆。魏宜茂的就是各种新鲜玩具,就连风车、纸鸢和几种各式各样的炮仗什么都有。过了年好不容易玩一次,再加上他自己也攒了钱,魏阿娘就随他去了。

几人将驴车上的东西全部都搬到屋子去了之后,回到厨房瞧见了魏宜萱做的红糖糍粑,已经分成一盒盒的摆放在桌子上了。

魏阿娘不爱吃甜食,魏宜芳和魏宜茂尝了几块,既弹牙软糯又甜津津的,就是吃多了觉得有些腻。

魏宜萱拍掉魏宜茂再去拿糍粑的手,“这都是小零食,你一下子吃了一碟子当然会腻了!”哪有把甜食当成饭吃的。

魏宜茂嘿嘿笑了两声,又帮着两位姐姐一起给糍粑装盒放好。今儿做出来的几份就先送给梧桐巷子里的人家,这阵子开业之后就多亏了巷子里好多人家的帮忙。

比如这驴车就放在江家院子里,要不然自己家里头可就转不开身子了。再比如魏阿娘之前从丰年奶那儿抱的两只小鸡崽,如今还是放在丰年奶那鸡窝里养着,就怕没人在家给两只小鸡饿着冻着了。

魏宜茂拎着装盒好的红糖糍粑飞快地送到各家各户去了,第一个送的就是聂大山家里。这会他正带着小徒弟佟佑一起给几只小猫咪喂饭吃,见魏宜茂送红糖糍粑来了,还捧着自己做的盒子还怪有成就感的。

然后是关婶子、丰年家里、喜桃家里然后还有何婶子家里,其余的屋前屋后的邻居都各送了一份去。

这一会功夫,魏宜萱又带着魏宜芳一起做了一大锅出来,两人一个捏形状一个放锅里油煎,很快又做了几十份。

这一堆是送给在魏家食肆订盒饭的老客户,金桂巷、银桂巷、甜瓜巷和酸枣巷那一块。魏宜茂叫上赵丰年二人就赶着驴车又出门了。

家家户户都门户大开,大人小孩都在忙着洗洗刷刷,院子里摆得都是桌椅板凳在晾干,很是热闹。

魏宜茂和赵丰年二人拿着一盒红糖糍粑来送礼,见了张娘子、朱阿奶、蒋婆子还有陈大爷这些人,嘴甜地当下就开始拜早年起来。哄得几个老人家极高兴,临走时还带着不少果子、花生回来了。

这些人家里凡是经常订过盒饭的都有份,引得其余没订过的人家直咋舌,“前不久还瞧见这两小孩帮着铲雪,还让你们去喝热姜茶,这快过年了还给你们送这糍粑吃。”谈娘子凑过来吃了一块红糖糍粑,一吃就知道是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