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这会一个接一个地跳下车,都站在原地扭扭屁股和腰杆适应了一会。

魏老爹把准备好的纸钱还有祭祀的酒水都拿了出来,正准备先去坟前面先拜一拜爹和娘。结果走到了近前才发现,爹娘的坟墓前面竟然有一堆灰烬,显然是才有人来祭拜过。

魏老爹有些吃惊,在往旁边一瞧,大哥的墓前面也有。这么多年来就是自己一个人来这儿祭拜爹娘啊。大哥早就去世了,小弟呢都多少年没有音讯了,除了自己还有谁能来呢?

魏阿娘走上前来也瞧见了,也同样诧异,“难不成是小弟回来了?”

“要是他回来了,不会不来找我们的。”魏老爹叹了一口气,又走上前去接着把准备的东西一一摆好。

第64章 “定是传哥儿。”魏老爹又重新将那些纸钱叠好点燃烧起来,空气里不一会……

“定是传哥儿。”魏老爹又重新将那些纸钱叠好点燃烧起来, 空气里不一会就飘散着些许灰烬。“传哥儿今年都有十二岁了,也该是懂事了。”

传哥儿是魏老爹大哥的孩子,那时候大哥去世了, 他娘就带着他改嫁了。自那以后传哥儿就渐渐和魏家人不再来往了。

许是猜测到大哥的孩子还有心来祭拜,魏老爹的心情多少有些欣慰。魏宜萱、魏宜芳和魏宜茂一一给阿翁阿婆祭拜过后, 就安静地站在一边, 等待魏老爹收拾好心情。

几人回到驴车上,身后的魏阿娘温声劝道:“传哥儿大了,懂事了,也没把我们都忘了。”驴车上一时默默无话。

吃过几个青团之后,几人就又驾着驴车接着赶路, 估摸着到了晚上就能姨母家。

路过关家村的时候,魏阿娘还指路给几个小孩瞧,“这就是你们关婶子的老家。”关婶子和魏阿娘的两个姐姐嫁去的村子就挨在一起,从前关婶子回来过年也时常帮着魏阿娘捎带一些东西。

又是大半日的时间, 就在各家各户都炊烟袅袅的时候,魏老爹终于把驴车给赶到了。

前一阵子, 魏阿娘就请人带了口话给两个姐姐, 说是今年自己身子好多了,准备今年清明的时候要来给爹娘磕头上香。

两个姐姐嫁到一个村子里,后来又在一处盖了房子,两家就是挨在一起的邻居。传口话的人一走,大姐就去告诉了二姐,小妹今年清明要回来的事情。

早先,三个姐妹明明都是差不多, 可偏偏小妹走了运,在京城里安了家有了房子。而两个姐姐呢, 还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在土里刨食吃。再加上两家住在一起,平日里来往得多,也互相扶持着,这感情自然也就好得多。

二姐正在家里炒茶叶,厨房里一股子茶叶清香味道,好闻得很。听了大姐的话,两人对视一眼一时都没做声。

等到魏老爹和魏阿娘一行人到的时候,几乎天都快黑了。魏阿娘领着几个孩子进了屋子,先给两个姨母姨夫打招呼,还有几个哥哥弟弟姐姐妹妹见面。

魏宜萱其实对大多数人都不大认得了,只好跟在魏阿娘和魏宜芳的身后,她们说什么就叫什么。

大姨母一家还怪客气的,又是倒茶又是拿果子出来给魏宜萱她们几个小孩吃。一屋子的人寒暄了半天,这才开饭。

乡下的人家,吃得真的比不上往日里魏家吃的饭菜。桌子上除了几盘子小菜,几乎都是腌菜,腌鱼、腌芥菜还有腌萝卜,还有一盘炒腊肉。这都是年前买了鱼和肉,腌起来慢慢吃的。

魏宜茂如今哪里还吃得下这些,特别是大姨母腌的鱼也不好吃,有一股怪怪的味道。

看他扭来扭去不好好吃饭的样子,魏阿娘不动声色地在桌子底下轻轻踢了他一脚,示意他乖乖的不要让人家难堪。

其实魏宜萱和魏宜芳也吃不太下去,可是又不好一点饭菜都不吃,那岂不是太不给面子了。而且今儿赶了一天路,肚子真的有些饿了,就想吃些热乎乎的。

魏宜萱和魏宜芳面上高高兴兴地在扒拉筷子,实则是每一口都是极小的一口。魏宜茂实在忍受不了,凑到魏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