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桌子的人都循声望了过来,魏宜萱笑着解释,“就是自己在家包的几个青团,带来给姨母们尝尝鲜。”

“上回听关婶子说萱娘自己开了个食肆,生意好着呢,这下我们也有福了。”二姨母叼着筷子笑道。

文哥儿还有其余的几个小孩子都只顾着眼巴巴地瞧着魏宜萱。

反正本来就是拿给她们吃的,既然大家愿意,魏宜萱也就不废话了。从包袱里把那二三十个青团拿了出来,然后放在锅里蒸。

大家继续说着话,这青团少不了得蒸好一会呢。可是随着锅里的热水沸腾了,白汽一个劲地从锅盖四边的缝隙里冒出来之后,整个厨房里就蔓延着一股香气。

文哥吸吸鼻子,觉得这里面肯定有肉味,还有一种甜甜的味道,还有青蒿叶子那股特殊的香气。反正混杂在一起,闻着就肯定好吃。

几个小的都心不在焉了,把筷子放下什么菜都不吃了就等着那一锅的青团蒸好了再吃。

大姨母瞧着这几个小孩也失笑,等到魏宜萱说了差不多,她就立即起身把锅盖打开,一个个夹了起来端了上来。

青团被蒸过之后变成了深绿色,一个差不多都有拳头大小,大姨母给每个人分了一个。结果没想到正正好一人一个。

“萱娘是不是在家算好了带过来的?”大姨母打趣笑道。

魏宜萱也没想到这么刚好,完全就是碰巧。大家都拿筷子戳了戳热乎乎的青团,面团黏黏的,一戳开一个洞露出里面的馅来。

文哥拿起筷子舔一舔,里面果真有肉,太好了。他顾不得烫嘴,哈着气尝了好几口。青团外面黏黏糊糊的,一股清香。里头的馅是笋子和肉,而且是很多的肉。文哥感觉自己都好久没吃过新鲜的肉味了,家里总是吃咸肉腊肉。

肉的滋味真是香啊,油汪汪的,青团外面的皮又很好的中和掉了腻腻的感觉。文哥三两下就把一个吃完了,他把筷子嗦了两下,还想再吃。

可是没了,一人一个,他也不好意思去朝别人要。除了文哥之外的其他几个小孩子也同样觉得好吃,几个小女娘舍不得吃,就一口一口慢慢地尝。

大姨母和二姨母也尝了,不过不像小孩子那样只闷头吃,两人一尝到馅见里面包了这么多肉,就互相对了一个眼神。

这小妹的日子又好过起来了,不然寻常人家哪里能拿这么肉包青团。乡下人家做出来的青团不是干巴巴的连猪油都舍不得放,就是放一点点咸肉做个味罢了。

一桌子人吃过了饭,魏老爹和魏宜萱他们三个都洗漱完了,去屋子里睡去了。魏阿娘还没有,她好几年都没有来两位姐姐家看过了,这会姐妹三人聚在一间屋子聊天。

魏阿娘把自己给几个外甥、外甥女做的衣裳和鞋袜拿了出来,“也没他们几个如今的尺寸,都是往大了做的,就算现在穿着大了,明年指定就正好。”

魏阿娘一件一件拿出来给两位姐姐看,自己的眼睛却有些不敢看她们俩。其实心里还有些计较今年过年时,几个小孩没来自己家去玩的事情。

想着出嫁的前一晚,两位已经嫁人的姐姐来陪自己睡觉,那一晚上三姐妹盖着一床铺盖在一起聊天,魏阿娘还说以后过年的时候只管带着小孩子来城里玩,到时候大家还是热闹热闹地在一起。

后来三家就有了这个约定俗成的习惯了,一过了年两家小孩就到梧桐巷子里去一直住到正月十五上元节之后,玩过灯会之后才回家。这一习俗十几年来都是这样,可是今年几个小孩却没有来。

魏阿娘有些心酸,觉得是过去几年自己没招待好几个小孩,所以两个姐姐生了埋怨了不愿意让她们来了。

又觉着姐妹之间成了婚之后,有了自己的小孩,彼此之间就生分了。两个住得近的姐姐之间还好,独独自己被撇开了。

魏阿娘心里委屈,眼里含着泪,扭过身去不看两个姐姐。

好半晌还是没忍住一边抽噎一边把这些心里话说了出来,魏阿娘坐在床榻上擦着眼泪,声音瓮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