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磊不好意思地挠挠头,到了政治部之后他才知道,好多军官都不愿意放自己的勤务兵离开,因为用惯了。

再加上部队里勤务兵没有明确的晋升路子,好多人干到快三十岁,直到错过了发展的黄金年龄。

当初他舍不得离开团长,还想多干几年。

是团长为了他的前途,坚持把他调走了,还特意把他推荐到了容易做出成绩的政治处。

这份恩情,他始终记在心里。

“团长,我敬您。”高磊端起茶杯,以茶代酒,“我一定在组织处好好干,绝不给您丢脸。”

***

三月,裁军的风还是吹到了西北军区。

上面已经下发了正式文件,决定在今年大力精简机关,压缩非战斗人员和保障部队,明确了裁军的方向和重点。

虽然具体裁减的人数和时间还没最终确定,但这份文件就像一块巨石,在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层层涟漪。

孟向远最近眉头就没舒展过。

每天天不亮就出门,深夜才回来,裁军预备会开了一场又一场,经常是眉头紧锁。

林佳意知道他在担心什么。

虽然文件上明确说了,裁撤的重点是机关和非战斗单位,他们这样的主力作战团按理说不会有大变动。

但政策落地前,谁也不敢打包票。

作为一团之长,孟向远不仅要考虑自己的去留,更得为手底下那些兵的前途负责。

部队里的事林佳意也帮不上什么忙,只能温言安慰几句,而且她最近也忙得不可开交。

服装厂的门市部开起来了,林佳意刚参加完开业剪彩仪式,就收到了老周从沪市寄来的新衣服。

足足两箱衣服了全是时下最流行的款式收腰的的确良衬衫、喇叭裤、连衣裙……

林佳意马不停蹄地跟赵桂花和吴光明对接,有的裙子领口开得太低,怕这边的顾客接受不了,需要稍微改一下再生产,有的春装马上就要上市了,需要抓紧时间打版……

接下来的日子,林佳意像只陀螺似的转个不停。

常常是白天在门市部招呼顾客,中午抽空跑服装厂盯打版,晚上还要伏案设计营销方案,她已经好几天没怎么跟孟向远说过几句话了。

她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满了各种点子:买两件打九折、介绍两个顾客送发卡、搞个“最时髦顾客”评选......

好在忙碌是有效果的,服装厂的新业务渐渐走上了正轨,今年第一批春装上市后很快销售一空。

到了月底的时候,孟向远办公室接到了来自桃源县的电话。

第120章 我大儿子在部队当团长

“您好,是孟向远孟团长吗?”电话那头传来一个中年男人的声音。

“是。”孟向远皱眉问道,“你是?”

“孟团长,我们这边是桃源县公安的。”

电话对面的人声音多了几分恭敬,“是这样的,您的弟弟孟向东由于投机倒把被我们抓了……”

事情还要从林佳意和孟向远离开青山村开始说起。

自从两人走后,孟家人这个年过得特别不好。

毕竟孟向远已经好几个月没往家里寄过钱了,虽然以前寄的也不少,但盖房子已经用了一大半。

加上孟家人之前觉得有孟向远的工资兜底,平日里吃穿用度都很不错,又娶了李雪娇这个花钱如流水的城里媳妇,只剩下一百多块钱了。

上次林佳意回去又领走了自己的口粮,还要走一百块赔偿款,这七七八八的事儿凑在一起,孟家的家底几乎已经空了。

往年过年,孟家饭桌上虽说不上顿顿大鱼大肉,那也是油水充足,在村里比大多数人家都体面。

可今年的除夕夜,桌上就一盆杂粮窝头,配着半碗咸菜。

“爸妈,这大过年的,咱们就吃这个啊。”孟向东看着桌上的饭菜,皱眉抱怨道。

“有口饭吃就不错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