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款式可多了……”

得知这表只要十多块钱,好几位军嫂当即掏出钱来,争相请她帮忙买表。

林佳意当然不会拒绝送上门的生意,笑吟吟地一一应下,从口袋里掏出个小本子,仔细记下每个人的需求。

此时的她还不知道,自己的行为都被角落里的王改花尽收眼底。

等林佳意走远,王改花立刻凑到几个平常爱说闲话的军嫂跟前,压低声音道:“你们刚刚看见没有?孟参谋长的媳妇儿居然在家属院做起买卖来了。”

“看见了看见了。”另一个军嫂立马接茬道,“男人都是参谋长了,还干这种投机倒把的勾当,也不嫌掉价。”

“谁说不是呢。”王改花撇撇嘴,酸溜溜地说:“还说自己的大学生呢,真会往自己脸上贴金。大学生哪会像她这样抛头露面地卖东西,挣那仨瓜俩枣的?我看都是她自己瞎编的。”

王改花怎么也想不到,林佳意做生意挣的钱,可远不止她认为的那仨瓜俩枣。

吴志勇进货回来一个月后,林佳意和胡永红一起去了他家,进行一项重要的活动算账分红。

三人围坐在桌子前,面前摊开的账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这一个月的销售明细。

“这个月真是神了。”胡永红把账本给两人看,“一个月就卖了这么多手表。”

这段时间,尝到赚钱滋味的胡永红,早已不满足于清大周边的市场。

每逢周日,她就会坐上公交车,穿梭在京市的各个角落,卖力地推销电子表。

而且在林佳意的建议下,胡永红还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客户档案系统里面每个客户的姓名、住址、工作单位、联系方式,甚至连客户的喜好都标注得一清二楚。

胡永红还按照林佳意说的,用不同颜色的标签给这些客户做了分类:红色标签是已经购买的老客户,绿色标签是意向客户,黄色标签则表示曾多次介绍新客户的“种子客户”。

现在胡永红手里已经有了一本厚厚的笔记本,上面都是她登记的客户信息,这都是非常珍贵的商业资源。

就这样,短短一个月的时间,500块儿电子表便被胡永红卖得所剩无几。

“发了,我们发财了!”吴志勇把钱数了一遍又一遍,几乎要喜极而泣,“我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钱啊。”

吴志勇当初是为了照顾妻子田爱英,才从工厂离职下海经商,他万万没想到,短短一个月时间,自己就分到了2000多块这相当于他过去七八年不吃不喝才能攒下的积蓄。

“我明天就买票去粤省。”吴志勇道,“去进货。”

这次分了10000多元的胡永红同样心潮澎湃,照这个势头下去,不出一年,她就能成为万元户!

要知道在她的家乡那个贫困县,首富的家底都凑不齐这个数。

“对了佳意。”胡永红问道,“吴哥这次去粤省,进多少手表合适啊。”

“进一千块儿。”林佳意不假思索地回答道。

这个问题她前两天就想过了,京市的手表市场目前还有很大的缺口,进一千块儿不算多。

“一千块儿?”吴志勇倒吸一口凉气,忐忑道,“这会不会太冒险了?这么算光进货就要五千块钱,相当于把咱们这次赚的钱全投进去了。”

“就进一千块儿。”林佳意斩钉截铁道,“而且,这次我还要你带点儿别的货回来。”

“别的货?”吴志勇和胡永红异口同声地开口问道。

第165章 女儿一样可以撑起门户

“对。”林佳意点点头,“你不是说过,州市那边有个高第街,那里很多批发服装的吗?”

“对对对。那里的衣服款式又多又时髦,价格还便宜,听说好多都是港城明星明星同款呢。”吴志勇说着说着眼前一亮,“你的意思是,想让我进点衣服回来?”

“没错。”林佳意说道,“你这次去,把现在流行的衣服各进二十件,先回来试试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