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1 / 2)

崔瑄方才还在想植桑事,这会碰上了,自然有兴趣聊几句:“春耕时节,女郎也事蚕桑,倒是不负春光。”

沈朝盈笑着应下,“自古‘男耕女织’,一夫不耕或受其饥,一妇不织或受其寒。儿手艺驽钝,不擅女红,只能聊以致敬了。”

对什么人得说什么话,人家刚夸过自己,这时候要来一句自己只是为了好玩儿罢了,那?不是拆人家台么。

沈朝盈上辈子没少?养蚕,每个下学期开学,小学门?口总有老爷爷老奶奶摆摊卖蚕。

一筐子桑叶,一筐子蚕宝宝,瘦瘦小小的?。

她?每次都忍不住买几条回去,摊主会送几片桑叶,多的?还得在自家菜园子里摘。

每条蚕宝宝都被她?养得肥肥胖胖,慢吞吞地挪动?,在桑叶表面留下一个个不规则的?孔洞。

大半个月后,某天下学回来,发现?蚕少?了一只,留下一个圆润雪白的?茧。

再过几天,蛾子破茧而出,这时候t?它们?便不再吃桑叶了,蚕的?生命也走到了尽头?。

到了异世?,沈朝盈碰上养蚕人,觉得也得让阿翘阿霁两个体验一下童年乐趣。

想来崔瑄这样的?贵介公子,生王谢家,冰玉其身,大概是不懂这种?“低俗”乐趣的?。

崔瑄竟然当她?面叹了口气。

这就稀奇了,沈朝盈笑问:“小崔大人是遇上烦心事了?”

崔瑄叹息的?是远离耕织的?女郎尚且知晓道理,与此息息相关?的?民众却?不知。

他扼要地说了一些见?闻。

沈朝盈笑着宽解:“长安已算好的?了,郎君不曾任过洛阳,也该知当地百姓散漫,太守每每为此愁白了头?。”

崔瑄显然不是愿意自甘堕落比成绩烂的?那?一类。

沈朝盈在他对面跪坐下。

在心里调侃了对方一句“贵介公子”,看在过往那?些小费的?份上,沈朝盈还是很?厚道地从群众角度启发他:“小崔大人可想过,劝农官年年都去,早把植桑的?好处翻来覆去说了不止千百遍,为何百姓仍不听?”

“家家户户怎么都知晓要种?田?因是切实相关?啊,大伙都知道不种?田就没饭吃,这个,若是再碰上灾年,这个粮价……”

沈朝盈停下来,笑一笑。

衣裳卖再贵,缝缝补补又三年,到底不如种?地来得实在,民以食为天啊。

听到这儿,崔瑄神色认真地点点头?。

“另外,小崔大人刚也看见?了不是?蚕虫娇嫩易死,若非熟悉养蚕人,成本也高不是?成本高有短期看不到回报者,百姓自然兴趣不大。”

崔瑄抿唇,显然在沉思。

“小崔大人要勉励百姓植桑养蚕,依儿拙见?,还是得叫百姓看到切实的?好处,抑或能降低些成本。”

切实的?好处,降低初期投入……想通之后,崔瑄霍然起身,有些复杂地看她?一眼,而后正经颔首道:“女郎所言振聋发聩,劝课农桑,任重道远,是某想当然了。”

崔瑄这样身份,这样认真态度,值得沈朝盈回以更大的?尊重。

沈朝盈福身,轻声道:“小崔大人勤劳百为,备知民瘼,以百姓之心为心,是儿等之幸。”

崔瑄从沈记出来,没等第二天救直接回了县衙,对两位主簿道:“去坊间寻几位擅养蚕娘子来,另再购一批桑苗。”

张主簿惊讶,小崔大人一去三四天没回长安县,适才回来,不是说百姓积极性不高么?

崔瑄点头?,正色道:“百姓是因蚕虫贵重娇嫩而却?步,我们?头?两年挑其中家境贫寒人家,给其蚕种?、授以养蚕之法,届时其余人家看到这些人脱贫致富,便不会再踌躇了。”

张主簿张大了嘴:“那?,那?买蚕桑的?钱银……”

崔瑄想也没想:“自是县衙出。”

“这两日贴出告示去,愿学的?人家限后日宵禁前来登记,前十户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