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1 / 2)

“人人都有,你们是甘陇县人当然有,不领白不领,明天我出门前你记得来找我,我带你去把粮食领了。”赵贵道。

既然这是自己该得的,赵秋声也不矫情,第二天就跟着赵贵去领粮食。赵秋声今年才十二岁,未满十五,只能和织哥儿一样拿四十斤的粮食。领到足足八十斤的粮食回县衙,赵秋声心中十分满足。

手里有粮,心中不慌。

这是他和织哥儿的粮食,是他们能握住的粮食。

因为有军队在,甘陇县遭遇的主要灾害是玉米倒伏,不像洪水地动后还有瘟疫滋生,又没有贪污,这次赈灾的难度不是特别高。

只要核对好人数,将补助的粮食准确发放到该发的人手中,特殊的情况再做特殊处理即可。

赵疏桐客观地评估过,甘陇县的灾情并没有想象中的严重,主要是百姓对朝廷失望,民愤民怨沸腾。安抚民心,是他将来治理甘陇县的第一要务。

赵疏桐一边赈灾,一边让各乡镇统计了这次灾难中,失去父母的孤儿,下面一共报上来一百二十一人。赵疏桐让黄县丞去核实情况,一些父母不是在这次去世的孤儿睁只眼闭着眼过去了。父母健在,为了占官府的便宜,故意将孩子报上来的,赵疏桐命人将孩子送回去的时候,给村长和家长都进行了警告。

调查过后,有一百一十三人需要官府收留。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在2020-07-22 23:54:36~2020-07-26 03:51:28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41505760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是晓敏不是小米 20瓶;扑朔、喵喵不爱吃包子 10瓶;昵妮 3瓶;花开半夏 2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05章

上百个孤儿安置起来也并不容易。

赵疏桐让人在县衙附近买了一所五进的大宅院, 在院子里配备了被子米面油炭等物资,又请了厨娘安排了照顾孩子的下人,暂时把这些孩子养在了眼皮子底下。

到达甘陇县后, 赈灾情况和他们采取的赈灾方法每两日钦差就会递折子送到京城,至今没有受到皇帝斥责或者不准的批复。赵疏桐收养孤儿用的是县衙的银子,就一并递了折子禀告了上去。

孤儿院里都是一群没有反抗能力的孩子,没有人监督, 容易遭受克扣虐待。送进来的孩子,许多人的财物遗产等问题都不清不楚的,但是赵疏桐分不开身, 甚至无暇看顾这些孩子,于是就将看孩子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交给了裴栖。

赵疏桐对裴栖的要求也不高, 只要该是这些孩子的东西,能到他们手上,给他们吃的, 能到他们的嘴里, 给的穿的,能穿到他们身上就可以了。至于拉帮结派,打架斗殴赵疏桐另外找人管。

“这个简单,我把浅荷安排过去,让他在那里待阵子。”裴栖道。

不就是监督底下的人好好照顾那些孤儿吗。让浅荷去, 肯定不会有人敢贪污县衙的东西的。

赵疏桐颔首,浅荷代表了裴栖, 由他暂时看管一下, 贪墨和虐待孩童的事情,他可以放心。

“我再给你配个小帮手。”

“小帮手?谁呀。”

“就是我让赵贵带回来的那两兄弟中大点的那个叫赵秋声生的孩子,年纪虽然不大, 却是个能屈能伸的小狼崽子,我打算把这些孩子交给他带着认些字,等咱们腾出手,再找人教这些孤儿学些谋生手艺。”赵疏桐道。

孤儿这么多,赵秋声要是能当上孩子王,他也轻松些。

因为赵秋织经常陪小红薯玩,裴栖对赵秋声兄弟俩的印象不错,也没因为赵疏桐给了他一个半大孩子做帮手不满意。

“夫君你说的那孩子弟弟经常陪着咱们小红薯玩,小红薯都快被人哄到找不到北了,公爹明面上经常夸那个织哥儿是个好孩子。但我私下听下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