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是宏观的概括,修行是本质的理解。
孟园第一次将心神转移到身边这?些基本的物质上,她“看向”了一片土,“目光”不断地深入,像是一个放大镜一般,深入到了每一粒土壤的最深处,看见了一粒粒组成土壤的粒子。
土壤坚实而平静,组成土壤的粒子却在一刻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道的演化无时?无刻不在进行。
孟园忽然想到一个词“频率”。
她将“目光”转移向身旁的一株草,那株小草的最深处,粒子的运动较土壤更为活泼。
往下深入,找到一股地下泉,泉水的运动更为柔和舒缓。
她沉迷在这?无处不可见的波动中,一时?难以自?拔,直到将身边所能感?受到的事物全都?感?受了个遍,才陡然惊觉时?间已经过去了两天?。
土之道蕴还未种下,孟园只好收敛心神,去感?受头顶那一块厚重的土地。
圣土的波动比普通的土壤更为活跃,运动的频率极高,孟园将心神探过去,缓缓与其勾连,建立友好的链接。
圣土无害且纯净,这?一步进行得很顺利。
下一步,是借一缕道蕴。
进展依旧顺利,一抹微黄的土之道蕴从圣地内分?出?,朝着下方缓慢地飘来?。
现?实中的洞穴里,道人的额头却陡然浮现?出?滴滴汗水,脊背也不受控制地弯了下去,好像她的背上压了一个无形的沉重之物。
孟园没想到,这?一缕道蕴竟如此?沉重!
她用心神承载着它,却如同背负着一座沉甸甸的高山,又好像驮着一块广袤无垠的大地,人如何能背得起高山与大地?
她的心神不断地磨损,又填补,继续磨损又填补。
道心加速跳动,为她的心神增添力量。
孟园却仍感?觉自?己似乎要被压垮,太重了,重的像是要她背下一整个世?界!
她的脊背越来?越弯、越来?越弯,几乎就要折断时?,丹田内的木道小树忽而轻轻一摇。
笔挺的树干迅速变得粗壮,如同一株参天?巨木一般,倏然融入到了她的脊骨上去!撑起了她的脊梁!
道人依旧双眼紧闭,弯折的脊背却一点一点变得笔直,犹如一棵撑天?巨树。
以木为骨,宁折不弯!
沉重依旧在,却已经无法将她压垮,损耗的只是心神罢了。孟园悄然松了一口气,提了提神,继续载着那一抹土黄色的道蕴下行。
木之道已然圆满,而土仅仅只是一抹道蕴,双方却能隐隐持平。
孟园不得不怀疑,这?头顶上的圣土,大概就是传说中的圣物息壤。
息壤之所以神圣,就是因为它的特性,它可以生长。
寻常人可能会觉得,土能生长又怎样??大地上的土不是有那么多?吗?土长得再多?也还是土。
孟园上辈子却听了一个说法,女娲造人用的土就是息壤。
传说中女娲用泥土捏人,世?上从而出?现?了人族。可人能生长,会从婴儿长成大人,泥土又怎么会生长?
好比捏了个泥人,捏出?来?是什?么样?,那泥人就该永远都?是什?么样?才对。
如果是用息壤捏的人,那一切就都?解释的通了。
因为息壤能生长,所以人也能生长,息壤饱含生机,人体?也包含生机。
上个世?界的修行界里,其实也有开天?辟地和女娲造人的传说,不过那都?是上古时?期了。
那里的修行者们试着去探寻过以前的历史,但找不到痕迹,又没有外敌,因此?也只是粗略知晓而没有深入钻研,大多?时?候只关起门来?修自?己的道,很少去探究这?些与修行无关的事。
孟园一开始得知那些上古传说时?,还以为自?己穿越到了古代。
后来?经历的多?了,她便明白那是两个世?界。
两个世?界有着同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