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陵宫的一众宫人站得远远儿的,谁也不敢上前,只面面相觑相顾无言,小皇子多时未进过餐早已饿得厉害,在素慧怀里哭起来,婴孩的啼哭声响起,更衬得这夜凄冷。
明溪脚下的步子微动,朝她走过去,在距离她两步远的地方站定,并没再靠前,眸子里头尽是不忍,沉声道,“娘娘,夜里风大天凉,咱们回宫吧。”
那瘦弱孤零的背影动也不动,仿佛什么都没听见一般。
明溪又朝前走了几步,绕到了她的身前,拧着眉低声道,“娘娘,今日韩昭仪的事成了,您原该高兴才是的。”
浓密纤长的睫毛微微闪烁,她终于抬起眼,瞳孔里遍布的尽是赤红的血丝,唇微扬勾起一丝苦笑,是啊,韩宓贞照着自己的交代一步步走完了所有棋,极为用心,皇帝也去了流霜阁了,难道不是自己希望看到的结果么?
原该高兴的。
可是心头堵得人喘不过气,万皓冉抱着韩宓贞走了,韩昭仪在他怀里那样娇羞无限,分明她是谋划一切的人,如今事成了,反倒立在湖边儿吹冷风,一副被抛被弃的落魄姿态。她也不想将自己搞得这么狼狈,可是心头像是被无形的手给揪住一般,很有些难受,她高兴不起来,也笑不出来。
明溪直直地望着她现今的模样,沉吟良久,眸中神色意味不明,低低道,“娘娘,您是不是对皇上动情了?”
南泱抬起头看了一眼夜空,明月遥遥地悬在天际,玉盘一样美好。
她低低叹出一口气,转过身子,在月光的映射下朝兰陵宫缓缓走去,背影单薄而孤寂,却终究没有回答明溪的话。
今夜是满月,只可惜,唯有月是圆的罢了。
……
韩宓贞的得宠不过一夕之间。
澍人皇长子的满月宴过后,寂寥冷寂多日的流霜阁仿佛在一夜之间活了过来。晋封的诏书是在次日下来的:昭仪韩氏,秉性柔嘉,持躬淑慎,可堪为婕妤,以昭贤德之范。
皇帝心中还怄着气,连着一个月没再踏足过兰陵宫,宫中的诸嫔妃也是难得的消停了数日,合宫里清净了数日,然而南泱心头却晓得,这些平静安泰都不过是表象,后宫的这汪水,永远都有暗流涌动。
殿中摆着个青铜雕凤的路子,热炭滚滚地烧得通红,檀香炉的之中有熏香袅袅升起。
近日里南泱的胃口愈发不佳起来,午膳没吃几口便停了筷子,一阵倦意袭来,她打了个哈欠正要起身,便听见李松盛的声音从宫门口传了过来
“韩婕妤到。”
接着便见一个锦衣华服的女子扶着宫娥的手踏入了殿门,自打复了宠,韩宓贞的气色便一天比一天好,渐渐也有几分容光焕发的姿态,她面上端着一个恭敬的笑容,朝南泱福身,低低道,“臣妾参见淑妃娘娘。”
南泱被明溪扶着坐在了上位的椅子上头,漫不经心地睨了她一眼,随意地摆了摆手,“不必多礼,婕妤坐下吧。”
“谢娘娘。”韩宓贞又屈了屈膝,这才立起身子,身旁随侍的如兰便上前几步,将她领上的系带松开,替她褪下了披风,她方才徐徐坐下了身子。
韩宓贞为人贯是忠厚,尽管如今荣宠加身,却没有半分的骄矜之态,对着南泱仍是极为恭敬,一则南泱的位分仍旧高她,二则也是感念南泱对她的恩德。
南泱捂着汤婆子,朝她望了一眼,笑道,“往时婕妤的气色总是不大好,如今神采奕奕的,本宫瞧着也是宽慰,总算能放心了。”
韩宓贞垂着头,神色仍旧极为恭敬,“都是托皇上同娘娘的洪福,臣妾有今日全是仰仗着娘娘的大恩。”
“……”她唇畔衔着一抹不咸不淡的笑,声音淡漠疏离,“你也不用紧着谢本宫,本宫虽为你出了主意,到底也是你自己争气,皇子满月那晚你做得很好,天时地利人和,也是你的好运气。”
“臣妾哪里有什么好运气,全都是托娘娘的福罢了。”韩宓贞的眼帘垂得低低的,低声道。
客套了这许多话,南泱有些不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