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后,今天是停灵的第一日,纵然有事,也要待登基大典之后才能办。”周靖顺着她的话,也未将事情挑明。
“你说的也有道理,只是母后心中不安,想要你一句承诺。”皇太后可不容易糊弄,并且两人有着一损具损一荣俱荣的关系,打破关系对谁都没好处。觑着他的神色,她又说:“除了你,我只有熠儿这么一个儿子,他的情况又是那样。你也知道他的心事,我知道他好,只要他高兴,其他的我都不在乎。你懂吗?靖儿。”
“儿臣明白。”周靖听得出轻柔话音中的胁迫。
148.登基
三月后,先皇灵柩归陵,新帝登基。
已是六月初。
上官紫嫣的伤早已痊愈,因养护得当,灵活度与以往基本没有差别。
如今绿意满树,浓荫浓密,满园繁华锦簇。
谨这三个月中,她没有出过门,也没有人前来拜访,皆因先皇之事。她也在月前听爹爹说起,待到新帝正式登基后,他便递交辞呈,合家迁回原籍。似乎是自嘲般,他还戏说,哥哥读书不进益,若经商或许有点儿天分。
今天,爹爹应该将辞呈递交吏部了吧。
御书房。
秀周靖正在批阅堆积的奏折,在打开一本折子时顿住,竟是上官承的辞呈。其中说年老体衰,疾病缠身,无法继续为朝效力,恳请辞职还乡。凝视半刻,他将折子合上,置于一旁。
少顷,他又停住笔,将折子再拿于手中端详,而后提上批示:复翰林学士职。
唤过跟前服侍的小太监小全子,将折子递上,吩咐道:“立刻传到吏部,传朕的口谕:上官大人博学多才,国之栋梁,不准辞职还乡。命吏部派人转宣口谕,令御医随行,为上官大人诊疾。即刻去办!”
“是!”
周靖凝眉沉思,深知虽已正式登基,但之前支持三王爷或五王爷的大臣对他并不完全认可。再者周祺势力不小,依其性情,肯定不会甘心为臣。表面的平静之下,总有意想不到的暗涌,特别是不能满足皇太后的要求,他的处境会更艰难。
他已经正式登基了,已经到了兑现承诺的时候,可是……
他传进贴身内卫,低声吩咐两句,内卫点头离去。
如今他虽是皇帝,看似高高在上掌控一切,实则陷身于牢笼,行动皆有人盯视,其中包括皇太后的人。皇太后对他可不放心,而如今若削弱皇太后的势力,等于削弱自己的势力,给予别人可趁之机。
为避人耳目不能随意召见,免不了命内卫出入传信。然而因此,连她也见不到了。
先皇驾崩后,皇后升为皇太后,住处也迁至慈宁宫。周熠也跟随着住到了慈宁宫。
终于可以出宫门,周熠早早的便命宫人们准备几只漂亮的大果盒,装了新鲜水果和糕点,准备去上官府看嫣儿。皇太后看他兴致勃勃的样子,忍不住轻叹,又吩咐人准备好车马,命龙威龙武好好跟护。
临行前,皇太后将他喊到房中。
周熠显得很着急,看看时辰,说道:“母后,都已经辰时末了,有话等我回来再说。”
“你急着什么。”叹息的笑着,说:“你四哥刚登基,事务繁忙,但是今晚母后就会再和他说,为你选址建府。只是你自小陪在母后身边,突然分开,母后真舍不得。”
周熠闻言笑起来:“离的这么近,即使出宫住了,我也每天都来看望母后。但是,母后要求的事,四哥真的答应了吗?”
“当然了。即使他不提,母后是皇太后,母后来提,他纵然是皇上也不能反对吧。熠儿就放心,出宫注意安全。”
“嗯。”周熠并不放心,只希望尽快提及此事,他才无法拒绝。
周熠来至上官府,刚巧遇到前来传旨的吏部官员,得知了上官承官复原职的事情。
踏入漪澜小筑,一眼就看见嫣儿坐在树荫下面,身边围着一群丫鬟。细一看,似乎正在听她讲着什么。
“嫣儿,你们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