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说,我可能还要去趟抚州。”
“那钦差呢?”
“九月多吧……”思索着,又说:“也有可能会在九月初动身。”
“哦。”王若曦没再多问。
其实她清楚,九月初八是太子与三王爷大婚,举国同庆的大事。而玉州治灾成功,赶在大婚前回朝交旨,便是双喜同至,更值得庆贺。
上官紫嫣也懂,周靖之所以没提确切归期,恐怕是呈了折子请示,回复最晚也这一两日。如今玉州堤坝已近竣工,村庄虽未全数完成,但有地方官员监督指导也就够了。
“对了,你在玉州停留多久?”她问。
王若曦想了想,笑着说:“等你一起走,我还想约你去我家做客呢。”
“好啊,你若请我,我一定去!”她一口答应。
上官紫嫣吩咐春娇去厨房吩咐,中午准备宴席,然而春娇还未出门,院外却有人进来。
丫鬟福了身,说道:“上官小姐,四王爷点了鸳鸯楼的几道名菜,请你过去一道用午膳。”
上官紫嫣看着王若曦,便推辞道:“你回四王爷,我这里有客,不能过去了。多谢他。”
“是。”丫鬟便去了。
王若曦望着离去的丫鬟,又看对面的上官紫嫣,双手上下交叠,似想着什么。
午饭摆上来时,比预期的丰盛。
丫鬟说:“四王爷得知小姐有客,特地命奴婢将鸳鸯楼点的菜送过来,请小姐与客人品尝。若小姐需要什么,只管吩咐。”
“知道了,替我谢过王爷。”上官紫嫣见对面的人在发呆,伸出手在她面前晃着戏笑:“若曦,你又想什么呢?吃饭也走神啊。”
“啊?哦,我是在想,四王爷对你真好。”王若曦话音虽淡,眼神中却满是羡慕。
“他就像我哥哥啊……”
“嫣儿!”话音还没落,上官长青突然从外面大步跑进来,当看到房中还有位陌生小姐,先是一愣,紧接着就是眼珠不错的盯着打量,嘴里还笑着说:“刚刚看到许多大菜送进来,我还想着跟你一起吃,原来你都客人。嫣儿,也不给我介绍?”
上官紫嫣一面拿眼睛盯他,让他举动收敛,一面介绍说:“这位是我义结金兰的好姐妹王若曦,她父亲是奉州知府,现在住在玉州城的表妹家。”随后又反过来介绍:“若曦,他是我的双胞哥哥,上官长青。”
“上官公子有礼。”王若曦被他盯的浑身不自在,又不好说。
“小姐有礼。”上官长青的老毛病又犯了。
“哥。”见状上官紫嫣扯过他,下了逐客令:“午饭你回房吃吧,你在这里,人家小姐怎么好意思。”
“也对也对,那我走了。”上官长青拍着头笑,走了两步又回头,一脸关切的说:“嫣儿,若是你们要出门记得找我,你们都是姑娘,有我在也好照应,省得出事。”
“知道了。”看他殷勤切切的样子,忍不住笑。
“可一定记得啊!”上官长青连连交代着,又朝王若曦看了两眼,这才终于走了。
“若曦,你别介意,我哥就是那样。”上官紫嫣解释。
“哦。”王若曦笑笑,从未遇到过这样的事,早被上官长青盯视的双颊涨红,只想躲起来。
115.祝寿
转眼,九月初一。
玉州的赈灾事宜都已全数交代到地方官员手中,钦差一行已定于初二启程返朝,快马兼程,以便赶上在太子大婚前向皇上交旨。
今日是四王爷生辰,玉州官员皆前来贺寿。
周靖顾及着前来是为赈灾,吩咐不予大摆宴席,只在别苑内招待。宴客的动静虽小,然玉州城却早已将此事传的人尽皆知,许多之前平冤昭雪的商家百姓,也纷纷捧来寿礼。
将近午时,别苑大门前突然响起鞭炮锣鼓。一群百姓高举一顶万名伞,为首的两人架着松塔状的长寿面,浩浩荡荡来到别苑门前。
周靖与诸官员闻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