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湖边。

玉州的水灾,持续的大雨,也殃及了众多荷塘。大多数荷花未及结果便被雨水打残,城中的排水极好,因此这里的荷塘较为庆幸。如今已是深秋,荷花落后莲蓬便暴露了出来,早有些顽皮的孩子驾着小船或者直接凫水到深处,摘取莲蓬解馋。

荷叶渐有败势,颜色也转为苍绿,然夜色里看来,仍旧是蓬勃叠嶂一片。

上官紫嫣左右张望,并未看见小船踪影,疑惑的朝他望。

周靖对上她的眼睛,突然问:“嫣儿,你明日要去奉州?”

“嗯。若曦请我去她家做客,离的这么近,又有时间,不好不去。明天你们离开,我可就不跟着官员百姓为你们送行了,我得搬东西呢。”她笑着,眼神带有闪避。

周靖没再追问,望着湖面话语低柔:“嫣儿,你知道天下间什么花儿最好看吗?”

上官紫嫣惊讶的看着他,对这突如其来的问话感觉莫名。沉默间,她忽然想起在四王府有贯穿的荷塘,他又总引着她往荷塘边上走,便料定他指的是荷花。只是奇怪,他为什么要突然说这种话?

此时,周靖的眼中映跳着几簇亮光,望着湖面陷入遥远回忆。

细算起来,那是十三前的事。

那年嫣儿四岁。

正值七夕佳节,宫中彩灯灼华,热闹非常。皇上在集英殿摆宴邀请群臣,皇后做主设宴御花园,邀请各臣妇及小姐。那时皇子们年纪尚小,大多是爱热闹贪玩的年纪,又有诸多同龄小姐公子,御花园一时热闹的犹如繁华街市。

嫣儿是初次入宫,本就玩性浓,又见整座御花园悬挂着各式各样精彩绝妙的花灯,便也从小太监手中领了盏红粉莲花的小提灯,跟着一群公子小姐嬉闹去了。一群孩子不过是追逐戏玩,当众人一散开,嫣儿就迷路了。

她提着红粉莲花小提灯,沿着无数彩灯点缀的小径越走越觉得安静幽僻,丫鬟不知哪里去了,连宫女太监也没见着。正所谓“人小胆大”,她也不知害怕,越走越深。不知何时,彩灯逐渐退却,迎面是一片开阔茂盛的荷塘。

那年他八岁。

从集英殿离开,他没跟着诸位皇子游玩御花园,而是领了盏花灯一个人悄悄的来到荷塘玉桥底下。捧着花灯,虽再三强忍,可毕竟年幼,眼泪仍旧流淌下来。

“你是谁?怎么蹲在这里?”一道清脆的女娃娃声,她就这么提着花灯映入他的眼帘。

他望着她,粉嫩嫩的圆脸,黑葡萄般圆溜溜的大眼睛,盈满了彩灯漂亮的光。她穿着件黄嫩嫩鲜亮俏丽的裙子,正好奇的盯着他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