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会多行善举,周济百姓,乃至下旨命全国官府发善,以此打消民间对天子的猜疑。虽有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意思,但拿人手短,民间对圣上的评价大多是“大善厚德”,只当圣上阴七(七月、鬼月)有时疾罢了。
永淮王之死被安在圣上头上,即是告知百姓圣上非仁善,能做出弑兄一事。假如日后有人调查出先皇之死与永淮王无关,百姓是否会在有心人的挑拨下认为当今圣上乃是弑君篡位的小人?再联系祭祖一事,猜忌必生,民心必失。
这时太子只要当众为永淮王与先皇讨公道,立得仁义之名,丞相即可煽动百姓请愿,顺理成章逼圣上退位让贤,乃至让圣上走永淮王的老路。毕竟北秦重法,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虽然这实际上是唬人的说法,但在某种情况下确实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养父临终前嘱托他务必保全圣上,周霖不敢忘,而若想保圣上则必须将永淮王之死推到相党头上,还圣上清白,哪怕圣上并不清白。
还有一个问题,火是谁放的?刘志只是毒杀了永淮王,之前做戏时,周霖问他谁毒杀永淮王并火烧禁宫,刘志的回答并未提及放火,此乃不经意的回答,十有九真。故,很有可能这件事的背后还有其他推手,一个潜藏颇深的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