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太医守在凤榻边上也束手无策。帝后成婚数十载,感情和睦鹣鲽情深,如今万岁大行,皇后难免倍受打击。
皇后得的是心病,一个人若没了求生的意志,终归药石惘然。
碧清哭得双目红肿,坐在敦贤榻前拿绢帕揩眼泪,忽闻外头有内监传话,说:“景伦公主至。”
她闻言连忙站起身,接着便见珠帘从外先挑起,一个面容姣好却憔悴的少女提着裙摆疾步入了寝殿。碧清朝她屈膝行礼,恭谨道,“奴婢给公主请安。”
景伦摆了摆手,也顾不上和她说话,兀自绕到床榻前。定睛看,只见皇后面容惨白无人色,紧紧闭着双目躺在床上,浑身上下一丝生气儿也寻不见。她眼中留下泪来,挨着床沿坐下来,轻声喊:“母后?母后?”
半天没回应,她揩了一把脸侧目看碧清,哽咽道,“怎么还是这副样子?”
碧清咽下泪道,“进不下吃食也进不下药,病怎么好得了呢?这么些日子娘娘已经快被压垮了,如今万岁一走,她唯一的一个指望也没了。”
景伦听后泪流得更加汹涌,转过身去抚皇后的面颊,柔声道,“母后,您听得见我么?我是景伦,您睁开眼看看我吧,求您了……”她拉起敦贤的手将脸埋进去,抽噎道,“老祖宗走了,父皇也走了,您不能离开我,求您了,醒醒吧母后,我求求您……”
见她哭得可怜,碧清心中尤为不忍。她上前轻柔地抚上公主的肩,深吸一口气道,“公主,眼下正是烽火四起,万岁驾崩,娘娘又……您可有什么打算么?”
景伦沉默良久,终于缓缓抬起头来,沉声道,“若严烨大胜而归自然最好。”
碧清双眸一凛,“那若是严烨输了呢?”
公主的面容却忽地淡然下去,干涸的泪痕挂在双颊上,她的神色透出几分不寻常的平静来,哑声道,“若严烨输,汉南大军必定会攻入紫禁城。姑姑放心,即便是死,我是大梁李家的长公主,即便是死,也会像一个公主那样地死去,绝不会由汉南人辱我分毫。”
******
作者有话要说:果然病得脑子都出问题了,对不起大家!!!!!!!
请千万不要购买这一章节,如果买了的少年请在文章下方留言,我会退钱!
☆、第九十三章
这天日头正盛,金灿灿的芒晃得人睁不开眼。
出征的日子,整个临安都是振奋的。皇帝病重不能亲自饯行,便由皇后代劳了。敦贤着了飞凤袍立在高楼上俯视芸芸众生,下方三十万将士肃容而立,领头的男人一身明光甲,手持青锋剑,器宇轩昂俯仰天地。
迎着朔风,皇后一身的阔袖大袍翻飞猎猎,她朝下看,扬着嗓门儿给诸位将士喊话。这样的景象中,内心再温婉的人也能展现出刚硬的一面。敦贤字字有力气荡山河,竟是从未有过的气势逼人。
严烨脱了一身蟒袍,顶天立地铁骨铮铮。花翎头盔覆去半边无瑕的脸,只露出一张紧抿的薄唇。面具在双眸处开了孔,他眸光森冷而凌厉,捧着酒碗朝上道,“臣等必不辱重望,不胜不归!”说完仰头将碗中的烈酒一饮而尽,狠狠将碗砸在地上摔了粉碎。
下头的一众将士受了鼓舞,纷纷饮酒砸碗。一切毕,众将士高呼“不胜不归”,严烨翻身上战马,烈风中他朝皇后揖手告辞,复领着一众人浩浩汤汤而去。
临安城门洞开,绵延百里的队伍望不见首尾,他策马朝南面疾奔,马蹄飞扬起一地的尘土。好一会儿,大军终于看不见了影儿,敦贤立在城楼上直直地望远方,半晌回不过神。
忽地肩头一暖,碧清取了披风过来盖在她肩上,望着她道,“娘娘,风愈发大了,回宫吧。”
她这才缓缓颔首,测过头看碧清,问:“你说严烨能打胜仗么?我眼皮子突突地跳,总是心神不宁的。”
碧清抚她的肩,换上副笑容宽慰她:“娘娘别胡思乱想了,大军才刚出征,说不得这种不吉利的话。”说罢稍顿了下,又续道,“厂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