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钟家唯一的房产了,钟爷爷在六十年代初把家里的其他房产都捐给国家,只留下一套公寓供他和钟述岑住。
当时国家准备把一批被没收的房产归还给原主人,刚好钟述岑申请首都的住房,申请表到了房管所那里,房管所就把那套公寓安排给钟述岑住,把公寓归还给他。
钟述岑把单位介绍信和结婚证给招待所的前台检查,再办理入住。
林映羡终于可以安稳地睡一次觉,经过一夜的休整,她和钟述岑开始办理住房的相关手续。
几天后手续办齐,林映羡跟着钟述岑来到这套公寓,公寓楼是红砖外墙,是民国时期的房子了。民国时期文人墨客,中产阶级喜欢租房子住,不买房住,这栋公寓楼就是供给他们租住。
钟家这套公寓被政府没收后安排过国营单位的职工来住,钟述岑查了一下上一个住户在这里住了近十年,家里有十几口人,因为工作调动原因,该住户离开了首都,房子被房管所收回,他的家人不能再住在这里。因为房管所把房子分配给职工住,是要收房租的,只是房租很便宜而已,并不归住户所有,住户和房管所是租赁关系。
林映羡看到楼梯比职工大院的要长,她猜一层楼的楼高应该比较高,楼梯扶手是木制。他们的房子在四楼二室。
第198章 大学报到
钟述岑把门打开,与他记忆中家的样子和现在相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把手放在餐桌的圆角上,幼时的记忆袭来。
以前这张餐桌的桌角是方角,年幼的钟述岑不小心撞到桌角,额角出血,钟爷爷把桌角都包上布条,防止他的脑袋再次被撞伤,他正是调皮捣蛋的时候,把桌角上的布条都拆掉,重复几次后,钟爷爷没办法,只能亲手把方角锯掉,把桌角磨成圆角。
钟述岑这几年一直在打探钟爷爷的下落,可惜消息不多,也联系不到他,只知道在西北参与保密工作。
上一位住户搬家搬得很彻底,除了个别大件家具没能搬走,还有些垃圾留在地上外,没有别的东西在。
林映羡站在客厅迎面的一扇大窗户,窗户的左侧有一扇弧形门,从这扇门看过去是一个很大的观景台,从观景台看外面视野宽阔,这时的首都没有什么高楼大厦。半墙加玻璃窗把观景台封起来,林映羡看到观景台有很多被油烟熏黑的痕迹,猜应该这里是被上一个住户当厨房了。
观景台左侧有两个房间,两个房间的走廊尽头的左侧是卫生间,有一个砖砌浴缸,地面铺的是马赛克瓷砖。这个卫生间有两扇门,另一扇门是通往左边的那间房,这间房是大房间,有一张木床。林映羡问钟述岑,“这张床是不是有床垫的?”
“嗯,原来是有的。原本这里有两张床,我和爷爷住一间,另一间房是书房。”钟述岑去另一间房看,没发现另一张床,长书桌和背后一面书柜都在。
走廊尽头的右侧还有半截走廊,是长条型的房间,有一扇窗户透光。钟述岑说这里才是厨房,原本的灶台被拆了。这个厨房被上一住户改造成一个卧室,墙上有很多画,这些画像是儿童画的。林映羡问是他小时候画的,还是上一住户的孩子画的,钟述岑说不是他画的。
林映羡和钟述岑都把房子看了一遍,这个房子面积是在一百二十平方左右。因为这个家很多东西都没有,他们需要花一些时间来重新布置这个家。
两人接下来的日子都在为这件事忙碌,他们把厨房的灶台砌回去,将被油烟熏黑的观景台墙面和被画花的厨房墙面都重新刷漆,江城的房子刷墙的时候,他们有跟着满叔师徒学过一点。他们又将房子彻底清洗一遍,变得干净后,才开始布置陈设。有些陈设是他们从旧货市场淘来的,有一些是他们买的新物品,比如锅碗瓢盆和煤气炉、煤炉……
他们在出发前将衣物被褥,还有其他的一些东西寄出,现在已经到了招待所,房子整理好后,他们把这些东西拿到房子去。
家里的玻璃窗户很多,把窗户都修缮好后,都装上窗帘。
他们奔波了大半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