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章(2 / 2)

看看何叔能不能做糖葫芦,能做的话下次我给大家都尝尝!”

李兆先道:“糖葫芦又是哪儿的吃食?”

京郊到处都是山楂树,对京师长大的人来说一点都不稀奇,不过这玩意酸酸的,肉还少,不太受大伙喜爱,顶多是腌成蜜饯尝上几颗。

文哥儿从小到处蹭吃蹭喝,知晓许多地方的新鲜吃法是很正常的事。

文哥儿也知道现在街上还不卖冰糖葫芦。

大抵是眼下糖还不太算便宜,鲜少有人闲着没事拿糖来裹入秋后漫山遍野都是的山楂果子。

文哥儿介绍道:“就是用竹签把红果子一颗一颗串起来,裹上一层晶晶亮亮的糖浆,瞅着像一串火红火红的小葫芦,吃起来味道酸酸甜甜的!”

李兆先等人听着文哥儿的介绍,只觉有点渴也有点饿了,他们歇了这么久,收割的疲累早就消失无踪,纷纷起身掸走身上沾着的稻杆,与文哥儿一同回村觅食去。

一行人热热闹闹地在石子坳玩儿半天,吃饱喝足后看着分开晒在晒谷坪上的稻谷心里特别有成就感。

他们算是看着这些稻谷从地里长出来的,甚至还亲手把它们从地里割下来。

听说晒个几天再把米碾好,他们就可以吃上今年的新米了!

大伙对此都颇为期待,齐齐问文哥儿明年还种不种。

王老爷子的山头租了好些年,文哥儿自然不甘落后。他点着头说道:“看看种出来的哪种米最好吃,明年我们专门种它!”

这就要体现出赵渊这个略有强迫症的种植好手的重要性了。

要是换成一般人绝对没有耐心帮他把好几种稻谷分开种、分开晒、分开碾,赵渊却把这活儿干得非常细致,现在他们收获的稻谷可是单独分成好几麻袋的,晒谷和碾米还得靠赵渊接着干。

听文哥儿说等米碾出来就可以搞“赏米宴”,大家顿时更加期待那一天的到来。

当场说定到时再约一轮。

王守仁说道:“出城来回有些费时,到时我们去大兴隆寺借他们灶头煮几锅饭,邀亲朋好友一起来尝尝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