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只是用优美而文雅的措辞,一刀一刀地戳王守仁的心而已。
收到信的王守仁:“…………”
王守仁感到愤怒。
王守仁决定提前回余姚。
文哥儿自然不知道个中情由,只觉得他哥回老家读书是很正常的事。他在王华的话里捕捉到一个陌生词汇,当场提出疑问:“岁贡生?”
王华给他大致解释了一下,就是现在只有三品官才拥有让儿子进国子监的名额,现在他是没有的。
要是王守仁可以在老家那边拿到岁试第一,就可以作为岁贡生前往国子监读书,到时候乡试也直接走国子监这边的流程,不用特意回浙江考了。
要知道乡试过后就是会试,会试又会按照籍贯分为南、北、中三种卷子,南卷、北卷、中卷各自有各自的录取名额!
反正,国子监监生从乡试到会试都有照顾名额就是了。
要不也不会有那么多富户花钱把儿子塞进国子监去,硬生生把国子监的风气都败坏了。
一般来说,大伙都挺瞧不上这种塞钱进去的“纳贡生”的,宁愿让孩子回老家考试去。
当然,要是儿孙能靠自己考进国子监,那又是另外的情况了。
文哥儿听得目瞪口呆。
万万没想到,明朝科举居然还分南北中卷!
这可真够复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