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3 / 4)

专业考试复试的最终结果终于出来了,老师们估计的没有错,专业考试的成绩闽乔在所有的考生中位列第一,而平日里本不如羽清的徐晓晓居然也在专业考试中发挥出色而超越了她,刚好卡在招生名额的线上。而林羽清呢则在两可之间命悬一线,比招生名额落后了两个名次,只有寄希望于专业考试成绩比自己好的考生会在文化课的考试中被淘汰出局,也只有这样她才有希望跨进音乐学院的大门。

女儿专业考试的成绩让李静感到震惊,虽然她很清楚自己女儿的钢琴实在是不如闽乔弹得好,但是她却从来没有想过羽清考音乐学院会有什么问题,在李静的意识当中,考试不过就是一个经历一个过程,羽清只需要一步步走完这个过程然后就会顺理成章地进入音乐学院。女儿有音乐天赋,又酷爱钢琴,从四岁开始就在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地练琴,就读于最好的音乐附中,有最优秀的钢琴教授做指导,对于女儿考不进音乐学院这种可能她甚至从来没有过哪怕是一丝丝的思想准备,而当这一切突然成了事实摆在李静面前的时候,她的确是震惊了,震惊之后忙碌的她并没有时间去找寻这其中的问题,因为在李静看来,事情的经过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最后的结果。因此她只在震惊的情绪中做了短暂的停留之后便立即打起精神行动了。

李静特意去远皓家拜访了远皓的父亲,并请孟奇做中间人带自己去了远皓的伯父家,请远皓的伯父帮忙想想办法。可是在拜会远皓的伯父以后李静却感到有些失望,因为她并没有得到任何切实的承诺和保证,远皓的伯父只是用一些场面上的客套话安慰李静请她放心,说听远皓说过羽清文化课的成绩一直不错的,自己在音乐学院工作了这么多年,在招生方面积累了很多的经验,几乎每年都有专业考试合格却因为文化课被淘汰的考生,差不多每个专业每个系都有,钢琴系也不例外。他说羽清还是有很大希望的,好好复习功课准备参加高考就行了。对这样的答复李静虽然有些失望,可是仔细想想除了等待高考之外似乎也没有什么其他的办法了。

那些日子羽清感觉自己就要崩溃了,事实上最让她无法接受的还不是这个结果本身,而是这个结果早被老师不幸而言中了的事实。准备考试的这些日子以来,她在心里反反复复狠狠地发誓一定要考出个好成绩给那些自以为是的老师们看看,让他们看看林羽清是否真的就像他们说得那么不堪,她满心满意地盼望着是老师们错了,他们看错了说错了判断错了,而自己将用铁的事实给他们这些人一计响亮的耳光。可是,结果呢,结果是这记响亮的耳光狠狠地打在了她林羽清自己的脸上,让她觉得火辣辣地疼。

知道了专业考试的成绩之后,羽清整日如坐针毡,精神高度紧张地投入了文化课的复习里,把自己疯狂埋进书本,因为除了这样她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从小到大,快乐时候有,心情不好的时候也有,可是她却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感到恐惧和心慌过。如果考不上音乐学院,老师同学还有爸爸妈妈的同事以及亲友邻居们会怎么说,自己还有什么脸面出现在他们的面前,那个梁闽乔也一定会在一边得意地看自己的笑话,羽清越是这样想就越是紧张和恐惧,情绪也变得越来越糟。

转眼之间进入了五月,京城的春天来了,街头巷尾到处洋溢着暖融融的春意。

这是个平常的星期天,李静和林恒都不在家,羽明约了几个朋友和同学一起去踢足球了,羽清则呆在家里复习功课。看了一个上午的书羽清觉得累了想要睡会儿又怕床上太舒服会一直睡下去,所以就随便吃了点儿点心准备扒在桌上打个盹儿再接着复习。

就在这个时候,保姆来敲门,说是一个叫徐晓晓的同学打电话找羽清。羽清听说是徐晓晓给自己打电话就觉得很奇怪,因为她不喜欢徐晓晓,很不喜欢,她从来没有给过徐晓晓自己的电话号码。徐晓晓的爸爸也是政府官员,整个年级可能就数她们两个的爸爸官位最高了。而且听说徐晓晓的爷爷在退休前比她的爸爸还要位高权重,曾经有同学形容徐晓晓的爷爷,说他出入中南海如履平地。听起来似乎有些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