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店真正扎根进这片土地中。
分矿新店前期由贺明军带着徐和平来开荒,这俩都是大小伙子,撑得住开荒的辛苦,也不用担心来回路上的安危。
等这边生意做起来了,再招聘新人,逐渐将贺明军和徐和平替换回矿务局。
与租用三产公司的房子不同,当时屋内已经是饭店的布局,前厅后厨,桌椅齐全,打扫屋子、消灭耗子后就能开业。
而郝家村这边的三间大瓦房原来是用来住人的,一间房里一半面积都是炕,横贯整个屋子,可以想象出当时知青下乡巅峰时期,满满当当睡了一炕人的盛况。
如今要改做饭店,就要将这些炕都拆掉,砸墙调整屋内布局,重新垒灶台,还有桌椅板凳也要找木匠制作,可谓是一项大工程。
两间房敲掉墙,合二为一用作饭店;一间则拆成两部分,一边是仓库。另一边是宿舍,错过末班公交车的话,可以在宿舍休息一夜。
拉拉杂杂干了一个多月,又等新垒的墙和灶台的水泥干透,将新做的桌椅都搬进去,三间瓦房这才有了个饭店的模样。
时值初夏,天气一日日地热起来了,夹袄再也穿不住,怕热的人已经开始穿起了短袖背心。
趁着周末,梁志胜拉着孙向前,拎了只猪头去分矿找贺明珠玩儿。
公交车上,孙向前把位置让给了一位卖完菜回村的老农,自己站到了车厢连接处。
与现代单一车厢的公交车不同,这辆公交车还是老式的通道车,一辆车上有两节车厢,中间由绞盘连结,连接处的外观看起来像是黑色的风琴褶,随着公交车的行驶而一伸一缩。
梁志胜一把将孙向前拉到后面的车厢,说:“好学生,这儿可不能站。”
孙向前拽着头顶的拉环,有些犹豫地问道:“我们不打招呼就去找贺同学,是不是不太好?”
梁志胜满不在乎地说:“你们好学生就是想得多,去就去了,贺明珠还能把咱俩撵出来不成?再说了,我可带了这”
他举起猪头,炫耀似的给孙向前看。
“贺家开新店,照老礼开业前应该用三牲祭神,保佑他们家的生意兴旺。但我看贺家人都没这个意识,肯定没提前准备,我带个猪头过去,他们能不高兴吗?”
孙向前看向那只似乎在微笑的猪头,还是不太确定。
哪个女同学会因为看到了猪头而高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