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要自己在这边扎根。
两个月以后,她进了一家中餐馆当服务员,后来又做了切菜员.西点师。
很快,她用自己的所有积蓄,和姑姑的资助,在法国开了一家自己的中餐厅。
她和姑姑一起平静地生活了五年,1984年,姑姑罹患癌症去世,她在处理姑姑遗物时,忽然来了一个金发碧眼的女人,说她是姑姑收养的女儿,并未曾解除收养合同,想将她从姑姑的房子里赶出去。
在焦头烂额之中,她想到了陈婶子曾经抄给她的一个地址,经过一天的翻找,终于在一本书中找到了那个写着地址的纸片,和陈婶子的亲笔信,叩开了一个华国人的门。
陈婶子的侄子叫陈朗,年纪比她还小四五岁,为人却很是稳重.热情,得知她的来意后,帮她找了当地最好的律师,解决了这一场闹剧。他们俩,也由陌生人,渐渐成为朋友,后来在这异国他乡,成为了伴侣。
这是她第一次体验一段自由.纯粹.毫无功利性的感情,她不知道自己能和陈朗相处多久,但光是“无功利性”“光明正大”几个字,就让她感受到了从不曾体验过的快乐。
1986年,她从报纸上得知,华国的沈女士将带领她们的FA201系列的梳棉机,来法国参加展览。她一下子就猜到这位“沈女士”是沈爱立,那天她告诉男友,自己需要去巴黎会见一位老友,然后独自驱车前往法国的首都巴黎。
她戴着墨镜,出现在了那次展览会上,也看到了沈爱立用英语在和欧洲人交流,她并没有上前打扰,而只是远远地看了一眼。
午后的阳光,透过玻璃橱窗,洒在沈爱立的身上,衬得她整个人都像熠熠生辉一样,彼时的沈爱立已经靠自己的努力,代表华国,站在国际纺织领域的前沿。
谢微兰忽有些释怀地想,她也靠自己的努力,在这片土地上获得了自由和自在的生活。某种程度上,她们最后都实现了自己的目标。
驱车回去的路上,当晚风舒舒缓缓地吹过面颊的时候,她想,也许过几年,她也会回国去看看。当昔日的梦魇不复存在,故地重游似乎也是一件不错的事。
第328章 .番外二谢芷兰篇
1978年9月1日,谢芷兰正在家里收拾行李,她考进了京市理工大学材料专业的研究生,准备搬到宿舍去住。对于即将到来的校园生活,她还有些期待。
何姐拿了一床新的被单被套过来,“我前两天去东风市场给你挑的,都过水了,你过去直接换上就行,这个天带一床小棉被就好,等天冷了,你再回来拿一床。”
谢芷兰接了过来,样式是浅红和白色相间的格子,摸着还挺舒服,像是纯棉的,“谢谢何姨。”
何姐笑笑:“我刚炖了冬瓜排骨汤,吃了午饭再去吧?咱们离得近,用不着去那么早。”
谢芷兰笑道:“还是早点去吧,和同学们熟悉一下也好!”
何姐点头,“你说的对,要一起生活三年呢,芷兰,你要是在学校里住得不习惯,就回来住。学校里的伙食,也不知道怎么样,要是不合口味,你就和我说,我给你送饭去。”
谢芷兰有些好笑地道:“何姨,不用,我没那么娇气。”
何姐刚想说她以前多挑啊,想想也是好几年前的事了。芷兰在西北生活的几年,也是什么累活都做的。微微叹了一口气,摸着她的胳膊道:“咱们现在都在京市里,你没必要苦了自己。”
“我知道的,何姨,上学可不算苦。”谢芷兰觉得,能够重新到学校里上课,就像是一场美梦一样。
俩人提着行李箱,从卧室里出来,就看到谢镜清正在看报纸,谢芷兰随口问道:“爸,有什么新闻吗?”
谢镜清指给她看道:“华越形势比较紧张,那边大规模驱赶华侨,我担心这么下去,你森哥那边,又得出任务了。他这些年来,身上大大小小的伤不少。”他出事之前,林森经常和他大小腔,指着他鼻子骂都有过。
但是他一旦落难,也是这个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