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连绵不断,火山也时有爆发。
而处于背阴的那一半,地表温度降低至冰点以下,凡有水分的地方都在结冰,有的石头就从内部炸开了,外部降雪厚度达到了 5 米以上,野外的植物和动物都保持着鲜活的模样,但只要轻轻一碰,即刻就碎了。
政府的管控彻底失效。倒不是说政府部门懒政怠慢,而是国家也消亡在暴晒和严寒之中了。战乱不知是从哪边先开始的,也不见得就有深仇大恨,只是为了水源、为了燃料,为了一切可以活下去的东西,什么边界、国境都成了毫无震慑力的空谈。
世界上唯一可以生存的地方只剩下了元旦当日的“晨昏带”,在太阳还未完全升起和还未完全落下的地方之间,形成了一圈环形的晨昏带,那里永远处于日出和日落的时刻,既不会过冷也不会过热,是人类最后的希望之地。
于是,轰轰烈烈的大迁徙开始了,人类从地球的每一个角落奔赴向晨昏带,沿途的交通工具都已经停摆,人们只能靠双脚奔走,一路死伤无数。有倒在路途的烈日或酷寒中的,也有倒在彼此的枪口之下的。
最终,大迁徙持续了十一个月,没有更多的人来到晨昏带。人类组建了临时同盟,宣告未抵达晨昏带的人均视作死亡,晨昏带现有居民就是最后的人类遗民。
宇宙悬停前,全球人口已达到了 107 亿,而最终到达晨昏带的只有不到千分之一,不足一千万。
为应对这种极端自然情况,必须要调配资源,合理安置居民,最后的人类遗民筹备修建了“方舟城”。
在此期间,临时同盟一直在努力,曾尝试用月球撞击地球,让地球恢复自转;又比如使用用推进器把地球推动起来,实现公转;或者制造巨型镜子,反射阳光给另外半颗背阴处的地表……但所有尝试都失败了。
地球的生态环境还在不断恶化,人类已经无力再进行宏大的宇宙探索和重大实验,最终只剩下了一个目标:存活。
又过了十二个月,距离悬停日已经整整两年。临时同盟正式更名为“人类联合自救公署”,国家这一概念成为历史,并在晨昏带的最北、南、西、东端各修建了一座望日塔,用以实时监测太阳位置。
公署宣布取消“年”、“月”的表述,这两个词曾分别代表地球绕太阳一周和月球绕地球一周的周期长度,但地球已不再公转、自转,月球也不再围绕地球运动,也就不再有季节更替和年度的概念,这些词汇现在都已经失去了意义。
但时间终究需要一个刻度,最终,公署统一规定只保留以每 24 小时为一轮的“日”或“天”计法。
而今天,已经是宇宙悬停后的第 21417 天了。
太阳以前是东升西落的吗?祝年不知道。她从出生起,就从未见过。
5、进城
“走吧,有什么好看的,每天不都这样。我想回城了。”维克多耸了耸肩,拉着诺亚的手央求起来。
诺亚拍了拍他,拿过一旁的资料检查:“嗯,一会儿就走。”见诺亚忙起来了,维克多撇了撇嘴,自顾自跑到一边玩去了。
殷如旭溜溜达达地在塔台上转了半圈,从冰箱摸出了个苹果,徒手一掰就成了两半,扔了半个给祝年。这一路相处下来,祝年也稍微摸清了点他的脾气这人就不能跟他客气。
祝年索性就接了过来,尝了一口,索然无味,只是像在吃水分充沛的树枝。
殷如旭倒是吃得挺清脆:“吃吧,别嫌了,就这都还是培育出来的呢,苹果就这味儿。”祝年低头看了看,红艳的果皮,脆白的果肉,和留存的苹果照片确实一模一样。
是吧,也许苹果本身就是这个味道。
他们都出生在悬停发生很久以后,对于那些太古老的事情,都已经不知道了。
诺亚很快检查完毕,毕竟一切都没什么新鲜的。祝年也刚好吃完了苹果,正要扔掉果核时,殷如旭突然递给她一张纸巾:“包起来带回去,后面有用。”
祝年还是上车就睡,殷如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