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离开翰林院。
这是为了防止有人买通舞弊,费尚书深知景帝十分重视这届科举,此次又有不少世家子弟参加,难保会有人动什么歪心思,若是真的在她手上出什么纰漏,这可是抄家灭族的大罪。
翰林院的老翰林们都快看花了眼,最后终于一致选出了其中最出色的四份,摆在了费尚书的面前,将来确定前三名的难题丢给了她。
其实有两份已经没有什么争议了,但?剩下两份,却让老翰林们争议不休。
“大人,这份引经据典,赞颂朝廷,是难得的好文章。”李老翰林又指了指另外一份试卷,有些为难道:“这份立足民生,文采也是第一流,却多是批判之言。”
费尚书先将第一份拿来看了看,的确是如?同李老翰林所说,是篇好文章,但?辞藻过于?华丽,在谈及民?生政务上,稍显单薄无力,一看便知是出身锦绣人家,没有吃过苦的。
她拿起另外一份,一边看,一边忍不住拍着大腿道:“真妙呀,妙呀!”
这篇文章完全不像是年轻后生能够写出来的,如?果说是出自朝中同僚之手,费尚书都不会怀疑,毕竟如果没有真实经历过,没有那?样的阅历,是不会有那?样的感悟的。
她突然有点想见见这位考生了。
李老翰林见她的反应,便知高下已经立判了,但?费尚书其实也有些顾虑,毕竟李老翰林之所以犹豫,也是因为里面的批判之言,她同样也有这样的担心。
若是点了这份试卷为第一名,会不会惹得陛下不悦?
为了安全起见,费尚书连夜将这两份试卷送到了宫里,由景帝做最后的抉择。
景帝本来都要睡下了,在听到费尚书送来了两位考生的试卷,请她来批阅时,也起了兴趣。
若不是极为优秀的,想来费尚书也不会有此举。
景帝拿起第一份试卷,在看到第一句时,忍不住皱起了眉头,但?等读到第二句时,却突然站了起来,内监以为是考生写了什么大不敬的话,惹了景帝不悦,生怕被波及到,立马跪了下去。
良久,内监没有等来景帝的勃然大怒,反而听到景帝大笑起来。
景帝眸中闪过赞许,“这样的好文章,朕已经十多年没有看见过了,所作之人是谁?”
内监一听,大着胆子回答道:“陛下,这是这届举子的文章,眼下还未拆名。”
景帝点了点头,拿起第二份试卷,只是看了几眼便放下了,文采不错,但?工匠气?息太重,若是历练两年,没准能改过来,但也是极其不错的了。
费尚书接到了宫中传来的消息,得知陛下跟自己的想法一样,立即让人把原卷拿了过来。
李老翰林在看到试卷的字迹时,忍不住道?:“这样的好字,没有二十年的功底是练不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