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日谍,说着倒轻松。”徐应明有些自嘲地摇摇头,“接触过这个消息的人那么多,都是将校级的官员,你叫我怎么查?”
“所以我才说,我可以帮你。”朱砚平平静地看着她。
他的语气十分地肯定,令徐应明也不由得相信了几分,神色逐渐变得认真起来。她盯着朱砚平的眼睛看了一会儿,然后沉默地垂下目光。
朱砚平却开口提醒说:“日谍网已破,你现在应该想一想,就算是有间谍,他又是怎么把情报传递出去的。”
“我明白你的意思,”徐应明说,“你是想让我从外面往里查。”
“你心里其实已经有怀疑对象了,不是吗?”朱砚平锐利的眼神中闪着光芒,仿佛要将她看穿,“否则,你当初就不会去找河南站核验施泽媛的身份。”
徐应明的心中忽地泛起一阵排斥之意。她讨厌这种被人看透的感觉,就好像将未经冲洗的胶卷置于熄灭的曝光灯下,令她极其缺乏安全感。她克制住自己想要皱眉的冲动,尽量使自己的神色看起来没有什么异常。
“有怀疑对象有什么用?”徐应明扯了扯嘴角,反问说,“我从一年多前就开始怀疑他了,可那又如何?没有证据,一切都是空谈。”
“我可以帮你发一道假命令,”朱砚平顿了顿,补充说,“以我的名义。”
“你就这么想让我去中美所?”徐应明忽然开口。
朱砚平却没有回答她,只是淡淡地说:“所有人都知道你在查日谍,那么那个日谍就一定会对你处处提防。”
徐应明低下头,死死地盯着桌上的文件,不再说话。
两天后的早晨,徐应明一如既往地来到总部大楼上班,却在走到楼梯转角处时忽然被人叫住。
“徐应明?”
她闻声看去,惊讶地睁大眼睛:“孟站长?”
来人正是孟均漱。他是军统长衡站的站长,也是徐应明当初入临澧的担保人。
当年,朱砚平带她离开上海之后,由香港取道广州,最终乘火车来到长沙。孟均漱派人在火车站接应了两人,把他们带到黄道街的一处租房中。
徐应明在那里办好了参加军统组织的所有手续材料,包括一张表格和一份自传,并在两天之后由长衡站站长推荐担保,前往军统局本部设立在临澧奎星楼县立中学校址的第一期特训班。
时隔多年,再次见面,竟是有些物是人非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