崭新的杯子,还有一则消息。
“方才回来时,我遇见行动处二队的队长押着那自新的共党出去了。”杨秘书告诉徐应明。
“出去了?”徐应明有些意外,摇摇头 ,“这么看来,站长这是不放心把人留在咱们站里。”
“二队接站长指令独立行动,谁也不知道他们把人带去了哪里。”
“不用管他们,”徐应明想了想,摆摆手说,“站长自然有他的考量,咱们只管等着行动处的报告即可。”
她示意杨秘书继续去忙自己的事。杨秘书点点头,回到位置上。
徐应明却盯着桌面上的文件发起呆来。
孟均漱将那叛徒转移到其他地方秘密看押,想必是不止满足于一个“花匠”的代号,却又不愿叫副站长插手分走唾手可得的功劳。
徐应明知道自己此刻最应该做的,就是想办法打听到曾克伦的关押地点,然后向组织汇报他叛变的消息,展开锄奸,以免造成更大范围的破坏。
可是,她现在却联系不上组织。
居然是谍战同道,失敬失敬??
哈哈哈老师你来了??????
难怪对中央特科的历史如此了解,我们是看了一本参考书了??
哈哈哈哈哈哈哈有可能诶,我当时看的那本剑吼西风查的资料,虽然我这个没涉及特科哈哈哈????
54 彭公祠
第二天早上,徐应明是被邹副官的电话吵醒的。
“徐专员,站长请你立刻来一趟彭公祠。”
“好,我知道了。”
挂断电话,徐应明一刻也不耽误,简单收拾了一下便往西湖那边去。
彭公祠在西湖中央的小瀛洲上,四面环水,需得由湖滨公园南面的码头乘渡船方可到达。徐应明一路开车来到花市路,在建国中学分校民教馆外的广场上停下车。
五月的杭州城已然步入夏季,湿漉漉的空气更是给这城市平添一层闷热,然而徐应明却在下车的那一刻感到了些许清凉。湖边的微风悠然飘荡着,携来湖水淡淡的腥味与草木清香。
岸边行人不多,商铺却早早地开张,准备起一天的生计来。男人们挽起袖子,一块块卸下闸板门,立在墙边,上方悬挂的布幌子和木雕招牌也一并收起。
不远处的船家一口当地方言吆喝着什么,此起彼伏得有些嘈杂,徐应明听得不大清楚。她向码头方向走去,目光扫过那些商铺和劳作的人们,然后落在一个商贩担架上的那些织锦绣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