薇薇安对他印象不错,觉得他勤勉踏实,经验逻辑更胜于戴齐,是个优秀的职业经理人。
晚了十分钟,戴齐和 Amy 手捧两杯咖啡款款进入会议室,衣着光鲜,宛如一对连体婴般形影不离。
“戴总,那我们就直接开始?”
他矜持地点点头。
“这边还有几个补充问题需要深化。我们知道,规模是获得成本优势与品牌势能的前提,是最重要的壁垒之一,目前看我们客群基数还相对较小,未来规模化发展会否受影响?”
戴齐胸有成竹:“尽管我们是做精品,但绝对不做小作坊,一开始我们就是往规模化去准备的。Amy 是金融业出身,在新加坡投行工作过,我们非常理解财务投资人的逻辑。你看,现在我们团队已经有 100 多人,接下来可能从 100 人到 300 人。”
他答非所问,薇薇安看得出,他讲不出什么花头,只能继续问:“目前店面聚焦于一线城市核心商圈,在城市中产的消费决策变得谨慎的今天,未来的成长性是否会考虑向二三线城市扩展……”
戴齐还没来得及张口,Amy 抢着答道:“二三线城市从支付能力、竞争业态来看,的确跟一线城市大有不同。我觉得,就让友商在低线城市教育下沉市场吧,对‘三川’这样格调的品牌来说,布局下沉市场效率不高。我们希望吸引的消费者,是有独特格调追求的人群以及由此辐射出去的影响力圈层。”
杨子琪插嘴评论:“我知道!就像茑屋书店或者 Blue bottle 一样?我在东京的时候常去。”
Amy 对杨子琪莞尔一笑:“我们不想复制谁,只想做独一无二的自己。比如我们最近推出的零蔗糖系列已火遍全网,大家其实不仅仅是来消费,而是追求一种生活方式。理念上的创新,加上产品研发的快速落地,是现有对手很难比拟的。”
戴齐帮腔:“Amy 作为公司的首席产品研发官,每天都会泡在研发室,拉着团队成员一起不厌其烦一遍又一遍地试吃。”
“这半年我都胖了 10 磅了。”Amy 带着撒娇的语气。
薇薇安脸上微笑,却很难忍住不锁起眉头。秀恩爱,表达辛苦,彰显品味,都大可不必。要拿资本的钱,说难也简单,就需要快速开店,不停扩张,甚至开放加盟,否则增量从哪里来。他们是投资人,又不是下属,没必要在这里故弄玄虚地布道。
戴齐察言观色,补充道:“资本的助力,当然能够帮我们走得更快更好,比如吸引更多高级人才加盟,未来拓店方面也会有更多 bargaining power,争取到更好的位置和更低的租金。目前我们还是坚持精品化、高端化定位,但如果资金到位,年底之前开到 20 家店,团队是绝对有信心的。”
薇薇安忍住笑,点点头。这段话乍一听头头是道,却仿佛由 AI 输出,毫无感情,只有套路。言语是廉价的,除非拿出数字来。
会议中途,薇薇安去茶水间拿杯咖啡提神,戴齐提醒她,连公司日常茶歇的咖啡,都由 Amy 亲自甄选危地马拉咖啡豆。
正巧遇到运营总监董力来办理离职手续,薇薇安此前与管理层的沟通中隐约觉得,董力走得并不愉快,于是想打听一下离职原因。董力却十分外交口吻,只说自己对职业发展另有考虑。薇薇安只好礼貌祝他一切顺利。董力原本已踏出茶水间,顿了顿,又回身说了一句:“方总监,公司的财务数据,我觉得还可以再多看看。”
然后转身离去。
///
事业线太好品了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
我喜欢看事业线,嘿嘿??因为可以学习投资知识
那就好,哈哈,后面还有几章
事业线有意思了,这一句“再看看”,让我坐等更新添了有新期盼
哈,感谢追更。后面会有几章讲这件事,我还担心太枯燥了
刚看完出轨热文,你写得比那个好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