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倾在群里召集开会,十分钟之后下楼。她偷偷瞄一眼梁淙,他已经恢复了正常的表情状态也就是没有表情,衬衣领带,庄重严肃。
会议室里林薇还在安排座椅位置,她习惯性把两位老板的座位放在一起,但是显然梁淙毫无察觉,他随便拎出来一把椅子坐上去。
林薇不敢提醒,她求救似的看向了周倾。周倾本不想多说话,但也不好让手下的人为难,就开了口:“梁总,你坐到我这边吧,那是别人的位置,椅子数量是固定的。t”
梁总什么也没说,沉默地坐了过来。
等程锐进来开始讲PPT,他们要跟一个叫陆观雾的新锐设计师,合作胶囊系列。
所谓胶囊系列是时尚界的一个概念,最早是上个世纪美国设计师提出并推广的,由若干单品构成的经典款产品系列。设计简约,质量上乘,无季节限定,能够适应各种场合。
梁淙插了句话,“合作模式是什么?”
周倾抬头看他,昨天发给他的邮件里已经囊括了。
程锐回答:“版权费+销售分成的模式。”他把文档调到了那一页,给他看了分成的比例以及版权期限。
梁淙明显不满:“给设计师的销售分成怎么这么高?”
这一次是周倾回答的,“这个设计师之前跟国际品牌合作的,国内快时尚是第一次。我们的主要目的是借助他的影响力,提升形象。”
说完她看梁淙眼神依然质疑,她冲着程锐使了个眼色,程锐领会,立即转换到了设计师介绍。
梁淙看向了PPT上的文字内容,还附了一张照片,是个很年轻的男孩子,旁边是对方的基本情况介绍。北京人,九零后,和周倾同年生的。
“这么年轻?”他再次皱眉。
“有灵气的人,不乏少年成名的。”周倾回答,她不得不怀疑梁淙说这话也映射了自己。年轻又怎么了呢?
程锐继续阐述合作细节,坐在下面的两个人不再说话,最后程锐说已经邮件与设计师取得了联系,对方有很好的合作意向,这周末他就赶过去见设计团队,详谈合作细节。
梁淙却建议,“你亲自去谈,不要跑第二趟。”这话没有主语,但明显是指向了周倾。
以梁淙的经验,他并不相信只才华二字就能让一个年轻人站这么高,背后必然有资本操作。又是这样重要的合作,沟通不会太顺利。
周倾觉得有道理,她是应该自己去,但是又注意到了程锐有些落寞的神情。周倾知道这个项目从她脑子里出来的那一刻,就是程锐去执行一切。
她作为老板不好跟员工抢,于是笑了下,“没必要吧,目前不是沟通很顺利吗?”
梁淙被数次忤逆,露出些许不悦。
周倾看不见,继续说:“现在年轻人是特立独行,但也不全是难沟通的。你看这个人跟我年龄差不多,我就很好相处,是不是啊?”
在座的同事纷纷附和,毕竟这是周倾第一次自我吹嘘,总得给面子,程锐也松了一口气。
梁淙“啪”一声阖上笔记本,丢下一句“那随便你。”
*
周倾给程锐批了差旅报销,又对他说了些鼓励的:“辛苦你啦,等项目做完我给你们部门发红包。”
周末王姨回老家探亲,周倾要把周源带到公司里来写作业,周源不同意,又给徐成阳打电话。
徐成阳对他有求必应,隔天就约姐弟俩去茶山。
周源为这次的野食准备了很多零食,话梅,瓜子,薯片,饼干……都是他爱吃的垃圾食品。周倾告诉他茶山景区有饭店,周源并不相信。
他坐在车后面戴耳机听着忧伤的歌,假装自己经历了一场惊天动地的离别,眼角都溢出了泪水,但嘴里还嚼着口香糖。
徐成阳则在认真地开着车,她挺好奇,每次约他出来都有时间,“你不用上班吗?”
“周总,今天是周日。”徐成阳再次笑了:“我就算上吊,也要喘口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