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哟喂,六哥儿,这怎么弄的,那么多蚂蚁!您是捅了蚂蚁窝了?”一个老嬷嬷疾步走来,瞧着一地的蚂蚁,直咂嘴,“落樱,还不快去拿壶滚水来,将这地浇一浇!”
老嬷嬷说着,去搀那孩子的手,又去掸他的裤腿。
崔辞听那嬷嬷叫这孩子六哥,便猜出这孩子的身份,定然就是刘娥的独子赵桢了。
六哥躲开老嬷嬷,奶声奶气的说道:“乳母,这些蚂蚁是我喂着玩才招来的,它们有什么过错?何故要用滚水烫它们?阿娘常教我上天有好生之德,不准你叫落樱烫它们!”
六哥虽年幼,说起话来铿锵有力,极有气势。
那老嬷嬷听罢,也不以为意,皱眉笑道:“好好好!六哥儿说的是,那便不烫了。叫它们今日好好的饱餐一顿。”
那孩子方才罢休,欢天喜地继续喂蚂蚁。
崔辞不由露出笑意,正所谓有其母必有其子。赵桢小小年纪便有慈悲心肠,实在是大宋之福,更是百姓之福,他心中不由对刘娥愈发亲近钦佩。
***
江宁府,六朝旧都,江南重镇。
东吴时期,江南地区的第一座佛寺建初寺在这里诞生。自此,佛教在江南有了传播的基础。南朝时期,宋、齐、梁、陈四朝皇家士族无不崇信、痴迷佛教,尤其是梁武帝箫衍,舍宅为寺,甚至出家为僧,被称为“皇帝菩萨”。唐代杜牧在《江南春》中所写”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不仅并无夸张,其实尤为不及,《继僧传》中曾记载:“钟山帝里,宝刹像邻,都邑名寺,七百余所”也,光钟山就有寺庙七十余所,堪称“佛国净土”。
崔辞一行从汴京出发,带着行李辎重,紧赶慢赶的,走了整整一个月方才来到江南路。
这日,天气晴朗,万里无云,一行人来到城郊冶山。崔辞见群峰巍峨耸立,青山连绵、绿树成荫,山间亦有寺庙点缀其中。心道,不愧是金陵佛都,当真是三步一佛塔,五步一寺庙的所在。
“大人,走了半日了,车困马乏的。”李暧催马赶上来,“前头有个茶水铺,咱们不如休息休息再走。”
崔辞望过去,只见那茶水铺就在山脚下,前门迎客,后窗见山,样式风格与汴京满大街都是的铺子长的差不多,只是名字颇有噱头“一窟鬼”。
“也好,反正就快进城了,不差这片刻功夫。”
一行人往“一窟鬼”而去,还没走到门口,一个店小二打扮的中年人便满脸堆笑的迎了出来。
“来贵客了!快请进,快请!”
那小二一边招呼众人,一边接过马绳,卸了车,将马前去马厩里喂草料。安顿好了车马,又引着众人进店。
店里另有三五桌客人,都是行商的打扮。
“哟!这南边的店铺可真热情。丝毫不必我们那边差呀!”崔辞笑嘻嘻夸道。
“怎么?贵客是从外省来的?”
“我们从汴京来的,”李暧坐下,将剑扣在桌上,“店里有什么吃食,捡些简单易做的上些,我们吃饱了还要赶路。”
“吃食小店有的是,”店小二从柜台上端了两壶茶水,替崔辞、李暧以及两位随从一一斟上,笑道:“诸位先喝口热茶解解渴。后厨房里正有现成的盐水鸭,春饼,五味肉粥,都是本地特色菜。小的这就去给诸位端来,让诸位尝尝鲜。”
藏龙是皇后的人!
猜错!
????
这一章我怎么光流口水了
来南京我招待????
作者是南京人吗?好地方啊。
对,哈哈,我爱我南哥
第一案:贪(9)“一窟鬼”
不多会儿功夫,店小二已将一桌菜满满当当上齐了。上完了菜,他也不下去张罗别桌客人,自个儿站在桌边寒暄道:“客官们从京城远道而来,不知到江宁府作何公干呐?”
“我家相公家里是开珠宝铺的,今年想着在江宁府再多添几间铺子。”李暧喝